[實用新型]一種可變換式的內外雕刻激光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922123710.4 | 申請日: | 2019-1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840596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03 |
| 發明(設計)人: | 林志陽;吳麗青;陳子陽;蒲繼雄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僑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3K26/362 | 分類號: | B23K26/362;B23K26/08;B23K26/046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首創君合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張松亭;楊鍇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變換 內外 雕刻 激光設備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變換式的內外雕刻激光設備,通過采用雙直線電機,在雙直線電機的底部設有激光發射體,而雙直線電機通過設置控制器智能控制,從而將激光發射體按照程序設定的軌跡移動,實現全平面內實現精準的雕刻,而在激光發射機體內設置了激光發射器,其發射的光線通過主光線孔折射后形成不同用途的激光,在主光線孔上設置有切換裝置帶動與之對接的鏡體承載體,鏡體載體內部設有普通的激光折射鏡組件用于外部雕刻和內雕激光光學鏡頭組。基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實施的激光光學鏡頭,可批量生產,而且生產出來的鏡頭質量穩定。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激光應用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可變換式的內外雕刻激光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激光雕刻是鈑金加工的一次工藝革命,是鈑金加工中的核心技術。激光雕刻機柔性化程度高,雕刻速度快,出產效率高,產品出產周期短,出產質量高,為客戶贏得了廣泛的市場,利用F-θ光學鏡頭在介質表面上打標、焊接、切割等應用上取得了各項成果,技術也相對成熟。
而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新技術——內雕,要求能在介質中進行平面或立體打標或雕刻,進行內雕的F-θ光學鏡頭因內雕技術本身要求與一般的F-θ鏡頭完全不同,它除了要滿足一般F-θ鏡頭的要求外,還要考慮到雕刻的圖像在待雕刻介質的內部打標或雕刻的效果,而且還要滿足透明的內雕介質的四面觀察的效果。內雕F-θ光學鏡頭對立體成像的像質有更高的要求,例如,中國發明專利申請200910188811.8公開的一種能夠實現內雕F-θ光學鏡頭。
但是,當今工件的精加工和外形要求極高,需要對工件進行內雕或外雕,才可實現使用自如,完美加工的功能,而目前二者兼有的激光雕刻設備卻不存在。
激光雕刻過程中要考慮加工工件的最大尺寸、材質、需要雕刻的最大厚度以及原材料幅面的大小,而目前的市場上的激光雕刻機都是將所需加工工件放在工作臺上就進行雕刻,激光穿透工件后就會在工作臺的表面形成破壞,影響二次加工的精度,而且大大降低了工作臺的使用壽命,增大了加工成本。而且,工件在不裝夾的情況下容易發生位移,影響加工的精度,使得加工過程中的質量難以得到有效的控制,激光同時也是危險性光線,如何在將工件裝夾下同時完成激光隔檔是目前所需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可變換式的內外雕刻激光設備,具有體型小、內外雕刻快捷式切換、工件裝夾激光隔檔密封一體化、工作臺安全防護等優點,從根本上解決了現有技術的激光雕刻裝置不具備內外雕刻功能、雕刻刀徑控制不精準、工作臺保護性差、工件不易裝夾、激光安全性隔檔無設置等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可變換式的內外雕刻激光設備,包括工作箱體,所述工作箱體內設有開口向前的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底部連通設有開口向前的夾持腔,所述工作腔頂部設置有二維移動機構,二維移動機構設置有激光發射體;所述激光發射體內設有開口向下的主光線孔,所述主光線孔頂部內嵌設有激光發射器,所述激光發射器底部設有與所述主光線孔對接的發射頭,所述激光發射器內設有貫穿所述主光線孔的轉換腔;所述轉換腔頂部嵌設有伺服電機,所述伺服電機底部輸出端末端固定連接有與所述轉換腔轉動連接的鏡體承載體,所述鏡體承載體內上下貫通設有用于與所述主光線孔對接的外變焦孔和內變焦孔;所述外變焦孔內設有相同焦距的兩個第一凸頭鏡,所述內變焦孔內設有內雕激光光學鏡頭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僑大學,未經華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212371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工廠物流分揀用輸送裝置
- 下一篇:車頭拆軸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