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換熱管管頭打磨工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922103612.4 | 申請日: | 2019-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277954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8 |
| 發明(設計)人: | 李帥;秦朗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通用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41/04 | 分類號: | B24B41/04 |
| 代理公司: | 重慶智慧之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34 | 代理人: | 余洪 |
| 地址: | 401336***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管管 打磨 工具 | ||
本實用新型屬于打磨設備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換熱管管頭打磨工具,包括打磨部和驅動打磨部轉動的驅動部,所述打磨部包括鑲套和若干用于打磨換熱管管頭的砂條;所述鑲套套設于換熱管管頭的外部,所述鑲套的內部的周向設有若干卡槽,所述卡槽的長度方向與鑲套的長度方向一致;所述卡槽與砂條一一對應,所述卡槽為楔形卡槽,所述卡槽的兩側傾斜,并且在靠近圓心的方向上,卡槽的寬度逐漸變窄。具有上述結構的打磨工具,能夠解決現有技術中效率低、成本高、打磨質量不易控制等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打磨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換熱管管頭打磨工具。
背景技術
換熱器主要有殼體、管束、管板和封頭等部分組成,殼體多呈圓筒形,內部裝有平行管束或者螺旋管,管束兩端固定于管板上,是一種在不同溫度的兩種或兩種以上流體間實現熱量傳遞的設備,使熱量由溫度較高的流體傳遞給溫度較低的流體,使流體溫度達到規定的指標。換熱管是換熱器的元件之一,經過在殼體內排列組成為管束,通過其材料本身的導熱性和良好的等溫性,使換熱管內、外側的流體介質實現熱量的交換。換熱管管束固定在管板上,其與管板的連接采用脹接+焊接方式,而為了確保焊接質量,需要對換熱管管頭進行打磨。
由于換熱管多為小直徑鋼管(Ф20左右),最大不超過Ф40,因此通常采用多人手持換熱管,使用手持磨光機或砂紙逐一進行打磨,該方式不僅效率低,人力成本高,而且磨光機很容易損傷鋼管表面,打磨質量不易控制,甚至對操作者造成傷害,從而增加了制造成本和生產周期。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換熱管管頭打磨工具,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效率低、成本高、打磨質量不易控制等的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換熱管管頭打磨工具,包括打磨部和驅動打磨部轉動的驅動部,所述打磨部包括鑲套和若干用于打磨換熱管管頭的砂條;所述鑲套套設于換熱管管頭的外部,所述鑲套的內部的周向設有若干卡槽,所述卡槽的長度方向與鑲套的長度方向一致;所述卡槽與砂條一一對應,所述卡槽為楔形卡槽,所述卡槽的兩側傾斜,并且在靠近圓心的方向上,卡槽的寬度逐漸變窄。
進一步,所述鑲套遠離換熱管管頭的一側設有若干圓孔,所述圓孔與卡槽一一對應,所述圓孔與對應的卡槽連通。
進一步,所述砂條為碳化硅砂條。
進一步,所述鑲套遠離換熱管管頭的一側固定有桿件,所述桿件與鑲套同心,所述驅動部用于帶動桿件轉動。
進一步,所述驅動部為手槍鉆。
本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①驅動部直接帶動鑲套和砂條轉動,從而進行打磨。相較于人工打磨的方式,本技術方案的打磨速度更快。②楔形的卡槽能夠對不同的管徑的換熱管進行打磨,無須針對不同規格的換熱管單獨制定砂條,從而節約了成本。③楔形卡槽能夠依靠斜度實現砂條在徑向方向自鎖,無須額外設置固定裝置。④可以通過圓孔從反方向推動砂條,從而實現砂條快速方便的拆卸。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換熱管管頭打磨工具的剖視圖;
圖2為圖1的A-A方向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詳細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換熱管1、鑲套2、砂條3、圓孔4、桿件5。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通用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重慶通用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210361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可滑動式五金件加工用夾具
- 下一篇:一種便攜集成式動態光學實驗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