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測試激光器模組光斑的光學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922073553.0 | 申請日: | 2019-1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085635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24 |
| 發明(設計)人: | 李嘉鼎;黃瑞彬;朱力;呂方璐;汪博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光鑒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11/04 | 分類號: | G01M1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54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粵海街道高***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測試 激光器 模組 光斑 光學系統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測試激光器模組光斑的光學系統,包括激光器、準直器件、感光器件以及相機;所述激光器,用于發射激光所述準直器件,設置在所述激光器的出光口處,用于引導所述激光入射所述感光器件;所述感光器件,設置在所述準直器件的出光口處,用于對所述激光的光斑形成的光斑圖案進行顯示;所述相機,具有一鏡頭,所述鏡頭朝向所述感光器件,用于采集所述光斑圖案。本實用新型在激光器射出的光經過準直器件后被棱鏡的反射進入感光器件,從而能夠相機對光斑圖案進行采集,從而能夠對查看光斑的效果,確定光斑的尺寸,以便于對激光器的設計與分析。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3D深度視覺,具體地,涉及一種測試激光器模組光斑的光學系統。
背景技術
3D深度視覺作為一個嶄新的技術,已經出現在手機、體感游戲、支付等消費級產品中并且逐步滲透到安防、自動駕駛等新的領域。隨著硬件端技術的不斷進步,算法與軟件層面的不斷優化,3D深度視覺的精度和實用性得到大幅提升。
3D深度視覺目前主要使用的方案有雙目立體視覺,3D結構光和TOF方案。雙目立體視覺系統一般由雙攝像機從不同角度同時獲得被測物的兩幅數字圖像,并基于視差原理恢復出物體的三維幾何信息,重建物體三維輪廓及位置。3D結構光的原理是發射光斑到物體上,傳感器接收到發生形變的光斑,從而根據光斑形變的量來判斷深度信息。3D結構光具有較高的精度,適合近距離的信息采集,如人臉識別、人臉支付等功能。TOF的原理是通過給被測目標連續發送光信號,然后在傳感器端接收返回的光信號,再通過計算一系列光信號的飛行時間來得到被測目標的距離。
現有的結構光發射模組,只能看到激光器通過DOE衍射后的最終光斑效果,最終光斑效果由多種因素共同影響,因而難以分析激光器本身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測試激光器通過準直元件后光斑效果的系統。
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測試激光器模組光斑的光學系統,包括激光器、準直器件、感光器件以及相機;
所述激光器,用于發射激光;
所述準直器件,設置在所述激光器的出光口處,用于引導所述激光入射所述感光器件;
所述感光器件,設置在所述準直器件的出光口處,用于對所述激光的光斑形成的光斑圖案進行顯示;
所述相機,具有一鏡頭,所述鏡頭朝向所述感光器件,用于采集所述光斑圖案。
優選地,所述激光器設置在第一支架上;
所述第一支架能夠驅動所述激光器沿X軸方向、Y軸方向以及Z軸方向移動。
優選地,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三軸移動平臺、激光器夾持治具以及T型轉接臺;
所述三軸移動平臺設置有Y軸移動軸、X軸移動軸以及Z軸移動軸,能夠沿Y軸移動軸、X軸移動軸以及Z軸移動軸移動;
所述T型轉接臺的第一側面與所述三軸移動平臺的一側面貼合連接;所述T型轉接臺的第二側面上設置有所述激光器夾持治具;
所述激光器夾持治具與所述激光器可拆卸連接。
優選地,所述激光器夾持治具與所述T型轉接臺的第二側面相對的一側面設置有一安裝缺口;所述激光器設置在所述安裝缺口中;
所述激光器夾持治具的另一側面設置有一安裝槽;所述安裝槽的槽底一區域具有與所述缺口連通的通道;
所述激光器的柔性電路板端通過所述通道伸入所述安裝槽中。
優選地,所述感光器件包括玻璃片和菲林片;
所述菲林片的內側面設置有油墨層,且設置有刻度線;所述菲林片的內側面與所述玻璃片的激光出射面貼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光鑒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光鑒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207355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空氣凈化過濾裝置
- 下一篇:電加熱器及窗機空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