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藥材加工的中藥熬煮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2067007.6 | 申請日: | 2019-1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797712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30 |
| 發明(設計)人: | 薛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薛春 |
| 主分類號: | A61J3/00 | 分類號: | A61J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3002 江蘇省常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藥材 加工 中藥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藥材加工的中藥熬煮裝置,包括裝置主體,所述裝置主體的底部固定有底座,所述裝置主體的一側上方貫穿有進水口,所述裝置主體的另一側下方貫穿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頂部安裝有出液閥,該種用于藥材加工的中藥熬煮裝置,在使用時,使用者將需要熬煮的中藥放入過濾布袋中,然后拉緊吊繩,將過濾布袋密封,接著通過進水口向裝置主體內注入適量的水,工作人員將填裝有中藥材的過濾布袋放入在裝置主體內,并將吊繩的一端固定在吊桿上,這樣可以將中藥材固定,防止中藥材藥渣進入藥液中,提高了藥液的質量。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藥材加工熬煮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用于藥材加工的中藥熬煮裝置。
背景技術
中藥即中醫用藥,為中國傳統中醫特有藥物,中藥按加工工藝分為中成藥、中藥材,中藥在中國古籍中通稱“本草”,但部分中藥在加工的生產過程中,需要對藥材進行熬煮,使藥材內部成分混入水中,方便人員定量口服,以便對疾病進行治療,該熬煮工序一般采用用于藥材加工的中藥熬煮裝置來完成。
現有的用于藥材加工的中藥熬煮裝置,在熬煮藥材的過程中,大多是將藥材直接放入裝置內進行熬煮,熬煮后通過過濾網取出藥渣,該種方式費時費力,而且過濾后的藥液中仍存在藥渣,過濾不干凈,同時還需要對過濾網進行清洗,比較麻煩,且熬煮藥材后需要等藥液微涼才能進行加工,但藥液放置一段時間后藥液中的有效成分會沉淀,造成藥液中的有效成分含量并不相同,影響藥液的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藥材加工的中藥熬煮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過濾網過濾藥渣無法過濾干凈,需要對過濾網進行清洗,比較麻煩和藥液涼置一段時間后有效成分會沉淀,造成藥液中有效成分不均勻,影響藥液質量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藥材加工的中藥熬煮裝置,包括裝置主體,所述裝置主體的底部固定有底座,所述裝置主體的一側上方貫穿有進水口,所述裝置主體的另一側下方貫穿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頂部安裝有出液閥,所述裝置主體的頂部固定有進料口,所述進料口的外表面螺紋連接有鎖緊蓋,所述進料口的一側固定有吊桿,所述裝置主體的頂部兩側均貫穿有出氣管,所述出氣管的外表面套接有出氣閥,所述出氣閥的外表面貫穿于出氣口,所述底座的內部安裝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端連接有延伸至裝置主體內部的攪拌桿,所述裝置主體的內部下方固定有隔板,所述裝置主體的內部上方設置有過濾布袋,所述過濾布袋的內部填裝有中藥材,所述過濾布袋的頂部通過穿線槽連接有吊繩,且所述吊繩的一端與吊桿相連接,所述裝置主體的內部兩側固定有加熱板。
優選地,所述底座的直徑大于裝置主體的直徑,且所述底座的內部鏤空。
優選地,所述吊繩貫穿穿線槽并與過濾布袋相連接,且所述過濾布袋的外表面貫穿有孔隙。
優選地,所述出氣口設置有多個,且多個所述出氣口呈“環形陣列狀”排布。
優選地,所述裝置主體的外表面安裝有操作面板,且所述操作面板分別與電機和加熱板電性連接。
優選地,所述吊桿與進料口焊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薛春,未經薛春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206700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快遞柜鎖緊機構
- 下一篇:一種篩箱傾角可調的除砂除泥一體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