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轉向管柱外管及連接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922022897.9 | 申請日: | 2019-1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308706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1 |
| 發明(設計)人: | 顧佳;杜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蒂森克虜伯普利斯坦汽車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1/16 | 分類號: | B62D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諾創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劉金峰 |
| 地址: | 201315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轉向 管柱 連接 結構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轉向管柱外管及連接結構,轉向管柱外管包括:管柱本體(1),所述管柱本體(1)上設置有用于套設軸承的軸承安裝部(11),所述管柱本體(1)內插入支撐所述軸承安裝部(11)的實心可延展材料的加強件(2)。本實用新型通過在轉向管柱外管內增加實心可延展材料的加強件,一方面保證了軸承安裝部的強度,另一方面改善了轉向管柱外管的自然頻率,同時,加強件具有延展性,因此在模鍛壓縮時能夠通過延伸擴展來保證與轉向管柱外管內壁的緊密貼合,進一步改善了自然頻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相關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轉向管柱外管及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轉向管柱外管,如圖1所示,軸承2'需要穿過轉向管柱外管1'。為此,現有技術在轉向管柱外管1'與軸承安裝部對應的內壁增加鋼套3',以改善自然頻率和扭轉剛度。
上述現有技術這種加厚內壁的方式可以增加轉向管柱外管的自然頻率,但是在使用過程中鋼套有可能在外管內脫落,使得鋼套離開軸承安裝部而無法對軸承產生有效的支撐。
另一現有技術采用增加轉向管柱外管的原始管壁厚度的方式,以增加自然頻率和扭轉剛度。當轉向管柱外管1'被壓縮時,加厚的原始管壁材料會造成過渡區域皺褶,同時自然頻率材料成本也會上升。
實用新型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現有技術在轉向管柱外管的軸承安裝部的較低的自然頻率和扭轉剛度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轉向管柱外管及連接結構。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轉向管柱外管,包括:管柱本體,所述管柱本體上設置有用于套設軸承的軸承安裝部,所述管柱本體內插入支撐所述軸承安裝部的實心可延展材料的加強件。
進一步的,所述加強件為鋁制加強件。
更進一步的,所述加強件為鋁塊。
更進一步的,所述軸承安裝部模鍛壓縮成型。
進一步的,所述軸承安裝部具有沿所述管柱本體軸線方向的第一安裝端部和第二安裝端部,所述加強件至少部分在所述第一安裝端部和所述第二安裝端部之間。
更進一步的,所述加強件具有沿所述管柱本體軸線方向的第一加強件端部和第二加強件端部,所述第一安裝端部在所述第一加強件端部和所述第二加強件端部之間,所述第二安裝端部在所述第一加強件端部和所述第二加強件端部之間。
再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裝端部距所述第一加強件端部的距離等于所述第二安裝端部距所述第二加強件端部的距離。
再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裝端部距所述第一加強件端部的距離不等于所述第二安裝端部距所述第二加強件端部的距離。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轉向管柱外管連接結構,包括如前所述的轉向管柱外管、以及軸承,所述軸承套設在所述管柱本體的所述軸承安裝部之外。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轉向管柱外管內增加實心可延展材料的加強件,一方面保證了軸承安裝部的強度,另一方面改善了轉向管柱外管的自然頻率,同時,加強件具有延展性,因此在模鍛壓縮時能夠通過延伸擴展來保證與轉向管柱外管內壁的緊密貼合,進一步改善了自然頻率。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的轉向管柱外管的加強方式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轉向管柱外管模鍛前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轉向管柱外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轉向管柱外管連接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蒂森克虜伯普利斯坦汽車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未經蒂森克虜伯普利斯坦汽車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2022897.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壓實整型裝置
- 下一篇:工作效率高的鋼筋彎折自動化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