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熟料庫底收塵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2016811.1 | 申請日: | 2019-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884392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30 |
| 發明(設計)人: | 劉慶平;湯仕發;郝振國;谷雷 | 申請(專利權)人: | 曲陽金隅水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69/18 | 分類號: | B65G69/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71000 河北***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熟料 收塵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熟料庫底收塵裝置,其包括固定安裝在墻上的固定架和多個固定安裝在熟料庫中的橫梁,安裝在固定架上的第一直管、與第一直管上端連接的轉接管、與轉接管連接的第二直管和與第一直管底端連接的集塵罩,所述第二直管與轉接管連接端低于第二直管的另一端,所述集塵罩掛在橫梁上,所述集塵罩的底端開口直徑大于集塵罩的頂端開口直徑。本實用新型用于對水泥熟料庫底進行收塵,能吸收熟料庫底向拉鏈機投放熟料時拉鏈機附近飄散的粉塵,從粉塵源頭和聚集地吸收粉塵,具有收塵效果好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熟料庫收塵設備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熟料庫底收塵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水泥生產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水泥磨粉,水泥熟料被磨粉至適宜的粒度,磨粉完成后的熟料經收集最后到達熟料輸送機地坑中,被投到拉鏈機或輸送機上,進行運輸。
現有技術中,通常采用收塵器對熟料庫進行除塵,收塵器的收塵口居中設置在熟料庫的頂倉,收塵口在收塵器風機啟動后產生的空氣負壓下,抽離粉塵,而地坑通風收塵的管道安放在磨粉設備和窯頭電除塵器回灰下料口之間,對熟料庫其他位置的水泥粉塵收集基本沒有效果,因此熟料被投到拉鏈機上時,粉塵在熟料庫底四處飄散。
上述現有技術中,當熟料被投到拉鏈機上造成粉塵四處飄散時,粉塵主要聚集在拉鏈機周邊及以下的位置,收塵器收塵空間受限,存在收塵效果差的缺點。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熟料庫底收塵裝置,該熟料庫底收塵裝置,能吸收熟料庫底向拉鏈機投放熟料時,拉鏈機附近飄散的粉塵,從粉塵源頭和聚集地吸收粉塵,具有收塵效果好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熟料庫底收塵裝置,包括固定安裝在墻上的固定架和多個固定安裝在熟料庫中的橫梁,安裝在固定架上的第一直管、與第一直管上端連接的轉接管、與轉接管連接的第二直管和與第一直管底端連接的集塵罩;
所述第二直管與轉接管連接端低于第二直管的另一端;
所述集塵罩掛在橫梁上;
所述集塵罩的底端開口直徑大于集塵罩的頂端開口直徑。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中直接從熟料庫中的橫梁上放置集塵罩,集塵罩的上端開口比下端開口窄,增大了收塵面積,使得收塵效果更好,第一直管的底端與集塵罩相連接,第一直管的上端與轉接管連接,第二直管與轉接管可拆卸連接,將從集塵罩抽離的粉塵經由第一直管和第二直管進入收塵器中,第二直管與轉接管的連接端低于第二直管的另一端,第二直管的另一端與收塵器連接,使得被抽離的粉塵順著收塵管道的氣流方向走,收塵效果更好。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一直管的底部設有伸縮軟管,所述伸縮軟管的底端與集塵罩的頂端可拆卸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中的第一直管與集塵罩之間設置了一段伸縮軟管,伸縮軟管的底端與集塵罩的頂端固定連接,這樣使得操作人員能對集塵罩更加容易的變換位置,便于操作人員將集塵罩移動到粉塵集中的地方進行吸塵,使得本實用新型的收塵效果更好。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橫梁上設有豎直向下的安裝板,所述集塵罩上對稱設有限位板;
所述限位板與安裝板可拆卸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安裝板和限位板的設置用于操作人員將集塵罩安裝固定,操作人員通過帶動限位板進一步拉動安裝板在橫梁上移動,使得集塵罩的移動更方便穩固。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橫梁的上表面上設有滑槽,所述安裝板的上端設有滾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曲陽金隅水泥有限公司,未經曲陽金隅水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201681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制動模塊及三電平變流器
- 下一篇:一種煤礦機電設備的降溫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