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植物葉片細胞的染色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985200.1 | 申請日: | 2019-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347637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5 |
| 發明(設計)人: | 高英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泰美泰極(山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1/31 | 分類號: | G01N1/31 |
| 代理公司: | 成都其高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4 | 代理人: | 廖曾 |
| 地址: | 264000 山東省煙臺市經濟***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植物 葉片 細胞 染色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植物葉片細胞的染色裝置,包括工作臺、支撐柱、染料槽,工作臺的頂部連接有支撐柱,支撐柱的一端連接有頂板,工作臺的頂部中間開設有染料槽,染料槽的內部兩端均連接有伸縮桿,伸縮桿的一端連接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的一側連接有第一海綿墊,頂板的頂部連接有電機,電機的一端連接有轉軸,轉軸的一端活動連接有固定套,固定套的一端連接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底部中間連接有第二海綿墊。本實用新型通過第一海綿墊和第二海綿墊的配合能夠對植物葉片進行染色,從而實現自動化染色效果,有效的提高了植物葉片染色的工作效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染色裝置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植物葉片細胞的染色裝置。
背景技術
葉片是葉的主體部分,通常為一很薄的扁平體,有利于光穿透葉的組織以及最大面積的吸收光、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葉片有上表面(腹面)和下表面(背面)之分。有些植物葉片的兩面或僅在背面生有各種毛狀物,如柔毛、茸毛、硬毛、刺毛、鱗片狀毛,或者有分枝的向四面輻射的星狀毛等。
目前,現有的植物葉片在任染色時一般需要人工操作,這樣的染色方法長時間會增加人工的勞動強度,從而降低植物葉片染色的工作效率,因此,提出一種植物葉片細胞的染色裝置來解決上述問題很有必要。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植物葉片細胞的染色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植物葉片染色的工作效率較低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植物葉片細胞的染色裝置,包括工作臺,所述工作臺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支撐柱,所述支撐柱的一端固定連接有頂板,所述工作臺的頂部中間開設有染料槽,所述染料槽的內部兩端均固定連接有伸縮桿,所述伸縮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表面開設有漏孔,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一海綿墊。所述頂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電機。
可選的,所述電機的一端固定連接有轉軸,所述轉軸的一端活動連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底部中間固定連接有第二海綿墊,所述第二海綿墊的一側兩端均固定連接有吸收海綿塊。
可選的,所述轉軸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位于固定套內并與固定套活動連接。
可選的,所述轉軸為螺紋軸,所述固定套的一端位于螺紋孔,所述轉軸和固定套之間螺紋連接。
可選的,所述伸縮桿包括頂桿和安裝筒,所述頂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二限位板。
可選的,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四個邊角處均開設有通孔,所述支撐柱位于通孔內并與第二固定板活動連接。
可選的,所述第一海綿墊的面積小于第二海綿墊的面積;所述第二海綿墊的長度與染料槽的長度相適配。
可選的,所述頂板的頂部中間固定連接有保護套。
可選的,所述轉軸位于保護套內并與保護套活動連接。
可選的,所述安裝筒的內部固定連接有壓縮彈簧,所述第二限位板位于安裝筒內并與壓縮彈簧固定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和優點:
1、本實用新型通過伸縮桿能夠使第一固定板上的第一海綿墊與染料槽內部的染料接觸,使第一海綿墊透過漏孔對染料進行吸收,通過第一海綿墊和第二海綿墊的配合能夠對植物葉片進行染色,從而實現自動化染色效果,有效的提高了植物葉片染色的工作效率。
2、本實用新型通過支撐柱一方面能夠對頂板進行固定,另一方面能夠對第二固定板的活動位置進行限定,防止第二固定板在移動過程中轉動,通過電機能夠使轉軸帶動固定套上的第二固定板移動,使第二固定板上的第二海綿墊與第一海綿墊接觸,通過吸收海綿塊能夠將染料槽內的染料傳遞到第二海綿墊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泰美泰極(山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泰美泰極(山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98520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