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乘客座椅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960130.4 | 申請日: | 2019-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148532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15 |
| 發明(設計)人: | 蔡金柏 | 申請(專利權)人: | 蔡金柏 |
| 主分類號: | B60N2/22 | 分類號: | B60N2/22 |
| 代理公司: | 泉州勁翔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16 | 代理人: | 林楓 |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乘客 座椅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新型乘客座椅,包括底座、設置在底座上方的坐墊以及設置在坐墊后側的靠背,所述底座包括底板、設置在底板兩側的兩塊支板,兩塊所述支板之間設有與靠背形狀相適配的連接架,所述連接架包括第一連接桿、傾斜設置在第一連接桿兩端的兩個第二連接桿,所述坐墊放置于連接架上,所述底板與坐墊之間設有空腔,所述靠背包括第一弧形部、設置在第一弧形部兩側的兩個第二弧形部,乘客將雙腿或攜帶物品放置在空腔內,既節省了空間,同時增加了乘客的舒適性,同時第二弧部的弧度大于第一弧部,在第一弧部滿足乘客舒適性的情況下,第二弧部進一步節省了后排空間,同時將乘客呈“包裹”狀態,即使睡熟時,也不會往兩側偏移,消除了安全隱患。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輛部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種新型乘客座椅。
背景技術
現有的汽車或客車的座椅,由于前排和后排的座椅相隔較近,導致乘客乘坐的空間較少,而且現有的座椅坐墊太長,占地空間較大,而且在乘坐過程中,乘客的雙腿無法伸直,影響乘坐的舒適性,乘客如果在座椅上睡著時,容易向兩側偏移,影響周圍乘客,嚴重時,還有可能發生意外。
針對上述問題,促使我們改進和發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新型乘客座椅。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新型乘客座椅,包括底座、設置在底座上方的坐墊以及設置在坐墊后側的靠背,所述底座包括底板、設置在底板兩側的兩塊支板,兩塊所述支板之間設有與靠背形狀相適配的連接架,所述連接架包括第一連接桿、傾斜設置在第一連接桿兩端的兩個第二連接桿,所述坐墊放置于連接架上,所述底板與坐墊之間設有空腔,所述靠背包括第一弧形部、設置在第一弧形部兩側的兩個第二弧形部,兩個所述第二弧形部的弧度均大于第一弧形部的弧度。
優選的,坐墊靠近靠背一端的高度低于另一端的高度。
優選的,底板靠近坐墊一端的高度低于另一端的高度。
優選的,兩個第二連接桿與水平面的夾角α均為40°-60°。
優選的,底板表面設有腳墊,所述腳墊由彈性材料制成。
優選的,支板均與坐墊可拆卸連接。
優選的,支板均為L型板。
通過采用上述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靠背向下轉動,配合連接架以及坐墊,使得靠背可形成坐墊的“一部分”,繼而坐墊的長度可以設計更短,既節省了空間,又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第二連接桿與水平面形成夾角α,使得空腔兩側的空間進一步加大,使得乘客乘坐時,可將將雙腿或攜帶物品放置在空腔內,既節省了空間,同時增加了乘客的舒適性,同時第二弧部的弧度大于第一弧部,在第一弧部滿足乘客舒適性的情況下,第二弧部進一步節省了后排空間,同時將乘客呈“包裹”狀態,即使睡熟時,也不會往兩側偏移,消除了安全隱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乘客座椅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靠背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連接架分布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連接架正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坐墊與靠背狀態示意圖;
主要附圖標記說明:1底座,11底板,12支板,2坐墊,3靠背,31第一弧部,32第二弧部,4空腔,5腳墊,6連接架,61第一連接桿,62第二連接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蔡金柏,未經蔡金柏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96013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采煤機截割實驗用的模擬煤壁固定裝置
- 下一篇:一種新型農機擋泥板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