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帶梳狀燈板結構的背光模組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930530.0 | 申請日: | 2019-1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803928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9 |
| 發明(設計)人: | 張小齊;莊世強;李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隆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357 | 分類號: | 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創為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譚雪婷;謝亮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帶梳狀燈 板結 背光 模組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帶梳狀燈板結構的背光模組,包括:光源組件、設置于所述光源組件下方的加強板、以及設置于所述光源組件上方的光學膜片,所述光源組件包括:線路板、以及設置于所述線路板上的若干組燈條,每組燈條上設置有若干LED芯片,所述LED芯片在燈條上呈矩陣排列,相鄰LED芯片之間的間距相等,所述燈條在光源組件上呈梳狀均勻分布,相鄰燈條之間的間距相等,且燈條之間的間距不小于燈條的寬度。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梳狀分布的燈條,使切割后的余料可以形成另一塊光源組件,以此達到充分利用原材料的效果,降低光源組件的生產成本,同時加強板增加了燈條結構的穩固性,從而提高了背光模組的穩定性。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液晶顯示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帶梳狀燈板結構的背光模組。
背景技術
液晶顯示行業朝著高亮、全屏、高色域等方向發展。其中作為提供光源的背光模組有直下式和側入式兩種設置方式,目前市面上的生產商都在大力研發直下式背光模組,如mini-LED,OLED、micro-LED等直下式背光模組的光源結構。但因制造工藝、成本、質量等原因發展受到一定約束。目前mini-LED,OLED、micro-LED等直下式背光模組的光源結構,包括線路板以及分布在線路板上的呈矩陣的LED芯片等基本結構。請參閱圖1,現有結構中,考慮成本及LED芯片02散熱等多個原因,盡量減少線路板01上LED芯片02數量。一般LED芯片02與LED芯片02之間設有存在一定間距,該間距遠大于LED芯片02及焊盤的寬度,從而使得線路板01存在很多空白區域03,沒有充分利用起來,且線路板01價格偏高,影響到背光模組的整個成本。
因此,現有技術存在缺陷,需要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帶梳狀燈板結構的背光模組,增大線路板的利用率,以減少材料成本。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提供一種帶梳狀燈板結構的背光模組,包括:光源組件、設置于所述光源組件下方的加強板、以及設置于所述光源組件上方的光學膜片,所述光源組件包括:線路板、以及設置于所述線路板上的若干組燈條,每組燈條上設置有若干LED芯片,相鄰LED芯片之間的間距相等,所述線路板的形狀為梳狀結構,相鄰燈條之間的間距相等,且燈條之間的間距不小于燈條的寬度。
進一步地,所述加強板與線路板之間設置有反射層。
進一步地,所述加強板的材質為PET或金屬材質的板材。
進一步地,所述光學膜片包括:設置于所述線路板上的反射片,所述反射片對應每組燈條或每個LED芯片設置有開孔。
進一步地,所述光學膜片還包括:擴散膜或量子膜中的一項或多項的組合。
進一步地,所述線路板對應LED芯片的位置設置有焊盤,相鄰焊盤之間存在間隔。
進一步地,相鄰LED芯片之間的間距相等。
采用上述方案,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梳狀分布的燈條,使切割后的余料可以形成另一塊光源組件,以此達到充分利用原材料的效果,降低光源組件的生產成本,同時加強板增加了燈條結構的穩固性,從而提高了背光模組的穩定性。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中A處放大示意圖。
圖4為光源組件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中B處放大示意圖。
圖6為反射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PCB整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切割后的一塊線路板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隆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隆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93053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棒材加工用的中間支撐裝置
- 下一篇:一種機械手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