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簡便、高效更換斜紋夜蛾幼蟲食料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921102.1 | 申請日: | 2019-1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482531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5 |
| 發明(設計)人: | 鐘海英;陳建明;張玨鋒;李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 |
| 主分類號: | A01K67/033 | 分類號: | A01K67/033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劉元慧 |
| 地址: | 310021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簡便 高效 更換 斜紋 夜蛾 幼蟲 食料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簡便、高效更換斜紋夜蛾幼蟲食料的裝置,該裝置放置于斜紋夜蛾幼蟲飼養盒內,包括支架系統,支架系統上從上到下依次設置具篩孔漏斗組件、蒸屜形篩網與漏斗結合體、集糞瓶。本實用新型更換藕葉時只需通過上漏斗和下漏斗方向的相互調換,使幼蟲從殘藕葉自然、主動轉移到鮮藕葉,蟲糞經漏斗集中、篩網過濾最終收納入集糞瓶,大大縮短了人為更換藕葉時間。更換過程中使用的所有工具均便于清洗且可以反復利用;成本低。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昆蟲飼養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簡便、高效更換斜紋夜蛾幼蟲食料的裝置。
背景技術
斜紋夜蛾(
目前,為有效防控斜紋夜蛾為害,國內外針對斜紋夜蛾開展了生態學、生物學、生理學及藥劑防治等一系列研究工作,而抗藥性監測及新藥劑篩選均需大批量、發育進度盡可能一致的斜紋夜蛾供試幼蟲。鑒于此,如何通過大規模的人工飼養獲取大批量幼蟲成為達到要求、保證藥劑生測結果準確性的重要環節之一。而此過程中,食料更換是關鍵環節,該環節直接影響到幼蟲的存活率和大量人工的消耗。
有關斜紋夜蛾的食料更換涉及五篇文獻:其一,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1,33:119-122頁,斜紋夜蛾人工與天然飼料主要質量指標的比較研究,林佩卿、劉復生,提到在玻璃缸中層放一塊直徑同樣大小的圓形鐵絲網,將一定量的人工飼料放在鐵絲網上,以便排出的便糞通過網眼而落入缸底。其二,安徽農業科學,2008,36: 4564- 4565,4602頁,消毒清潔措施對斜紋夜蛾人工飼養效果的影響,韋秉興、邱海洪、葉子富、熊麗,提到1~2齡幼蟲每2天更換新葉;3~4齡幼蟲每1~2天更換新葉;5~6齡幼蟲每天更換新葉。其三,安徽農業科學,2008,36:9622-9623,9630頁,天然飼料飼養對斜紋夜蛾繁殖力影響方法的研究,韋秉興、邱海洪、王琳、葉子富,提到每隔 1-2天除去殘葉和糞便,放入新藕葉喂食幼蟲。其四,中國蠶業, 2011,(3) : 76-77,79頁,斜紋夜蛾的人工飼養技術,黃艷君、浦冠勤,提到使初孵幼蟲上行取食,約2~3天更換1次飼料。其五,貴州農業科學,2016,4:77~80頁,3種植物葉片對斜紋夜蛾營養效應及中腸酶活性的影響,王桂花、趙慶杰、徐凡丁、鄒游興、王紅剛、王洪星、楊石有、林江,提到幼蟲期每天更換新鮮葉片,清理排泄物。
但以上現有技術中并未具體提及食料更換方法。同時,玻璃缸中層放置鐵絲網,因鐵絲網并無支架支撐,容易塌陷,導致鐵絲網下面棲息的幼蟲難免因鐵絲網上面幼蟲取食過程中斷落的食料塊砸中而被而壓傷、壓死,這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影響斜紋夜蛾幼蟲(尤其是低齡幼蟲)的存活率,為后續化蛹及下一代飼養帶來困難。因此,亟需解決斜紋夜蛾幼蟲食料更換過程中出現的棘手問題,以便進行大規模繼代飼養。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斜紋夜蛾食料更換過程的規模化、簡便化、繼代化問題,本實用新型設計出一種利用具篩孔漏斗、網篩與漏斗的結合體、集糞瓶三者結合的裝置,簡便、高效地更換斜紋夜蛾幼蟲食料的裝置及方法,該裝置及方法可實現繼代化、規模化飼養大量斜紋夜蛾,很大程度上減少了人工投入,顯著提高了斜紋夜蛾幼蟲食料更換的效率。利用本實用新型方法繁殖出的斜紋夜蛾蟲源可滿足實驗室所需的大量試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未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92110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氣浮式糧食攤晾裝置
- 下一篇:一種皮膚擴張術用注水護理包的裝配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