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屏下指紋識別裝置、LCD指紋識別系統和電子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893266.8 | 申請日: | 2019-1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349377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5 |
| 發明(設計)人: | 曾凡洲;熊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匯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G02F1/13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牛芬潔;劉芳 |
| 地址: | 518045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指紋識別 裝置 lcd 系統 電子設備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屏下指紋識別裝置、LCD指紋識別系統和電子設備,屏下指紋識別裝置應用于具有液晶顯示屏幕和中框的電子設備,屏下指紋識別裝置的指紋檢測區域至少部分位于液晶顯示屏幕的顯示區域。屏下指紋識別裝置包括檢測光源組件、以及位于液晶顯示屏幕之下的指紋識別模組;檢測光源組件用于以傾斜方式設置在中框上并位于液晶顯示屏幕的邊緣區域下方,以向指紋檢測區域發射探測光,探測光照射到指紋檢測區域上方的手指并經手指反射形成攜帶有指紋信息的指紋檢測光,指紋識別模組用于接收透過透光區域的指紋檢測光以獲取手指的指紋圖像,從而實現采用LCD屏幕的電子設備的屏下指紋識別。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指紋識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屏下指紋識別裝置、 LCD指紋識別系統和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智能手機進入全面屏時代,手機的屏占比越來越大,屏下指紋識別技術順勢成為潮流。
目前,有機發光二極管(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簡稱OLED)屏幕手機的光學屏下指紋技術已經進入商用時代。采用OLED屏幕的手機利用OLED屏幕像素自發光作為光源,光線照射到手指形成指紋檢測光并返回透過OLED屏幕,被屏幕下方的光學指紋傳感器接收,實現指紋圖像采集和指紋識別。由于OLED屏幕的成本較高,使得采用OLED屏幕的手機的價格也較高。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屏幕具有機身薄、省電、無輻射等眾多優點,被廣泛的應用于電視、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中。
然而,現有的電子產品并無采用LCD屏幕實現屏下指紋識別的功能。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屏下指紋識別裝置、LCD指紋識別系統和電子設備,以解決現有電子產品并無采用LCD屏幕實現屏下指紋識別的問題。
第一方面,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屏下指紋識別裝置,應用于具有液晶顯示屏幕和中框的電子設備,所述屏下指紋識別裝置的指紋檢測區域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液晶顯示屏幕的顯示區域;
所述屏下指紋識別裝置包括檢測光源組件、以及位于所述液晶顯示屏幕之下的指紋識別模組;所述檢測光源組件以傾斜方式設置在所述中框內并位于所述液晶顯示屏幕的邊緣區域下方,以向所述指紋檢測區域發射探測光;所述探測光照射到所述指紋檢測區域上方的手指并形成攜帶有指紋信息的指紋檢測光,所述指紋識別模組用于接收透過所述液晶顯示屏幕的所述指紋檢測光以獲取所述手指的指紋圖像。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實施例中,所述液晶顯示屏幕包括背光模組,所述背光模組上形成有用于使所述指紋檢測光透過的所述透光區域,所述指紋識別模組位于所述背光模組的所述透光區域之下,以使所述指紋檢測光透過所述背光模組傳輸到所述指紋識別模組。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實施例中,所述探測光或者所述指紋檢測光與所述背光模組提供的用于顯示畫面的背光的波長不同。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實施例中,所述探測光和/或所述指紋檢測光為紅外光,所述背光模組提供的背光為可見光。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實施例中,所述液晶顯示屏幕包括液晶面板和位于所述液晶面板之上的保護蓋板,所述檢測光源組件位于所述保護蓋板的邊緣區域的下方且位于所述背光模組的一側。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實施例中,所述檢測光源組件傾斜設置在所述中框的邊框內,所述檢測光源組件與所述液晶顯示屏幕之間的夾角為30°-60°。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實施例中,所述中框的邊框內設有用于容納所述檢測光源組件的容納空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匯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匯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89326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