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河湖流域水環境智慧管理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888447.1 | 申請日: | 2019-1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528376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8 |
| 發明(設計)人: | 薛李榮;柴春燕;雷婷婷;朱利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江島環境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大江環境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3/18 | 分類號: | G01N33/18;G01S19/14;G01N1/14;G06F16/29 |
| 代理公司: | 江蘇舜點律師事務所 32319 | 代理人: | 杜東輝 |
| 地址: | 210000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流域 水環境 智慧 管理 系統 | ||
1.一種河湖流域水環境智慧管理系統,包括多個沿流域設置的檢測站點,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站點包括用于定位檢測站點的GPS定位模塊(1)、用于對檢測站點的水質進行檢測的檢測模塊(2)、用于汲取并運輸水質樣品的無人機(3)、用于驅動檢測模塊(2)移動使其對無人機(3)運輸的水質樣品進行檢測的機械移動機構(4);
其中,所述檢測模塊(2)包括由多種傳感器組成的傳感陣列(21);所述無人機(3)上搭載有微型直流水泵(31)、汲水容器(32)和用于確保汲水容器(32)內存有定量水質樣品的水量傳感器(33),所述水量傳感器(33)與微型直流水泵(31)電連接;所述機械移動機構(4)包括轉角氣缸(41),所述傳感器陣列與轉角氣缸(41)的輸出端連接,所述檢測站點包括有用于存放無人機(3)運輸的水質樣品的檢測容器(42),所述檢測容器(42)底部設置有升降裝置(4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河湖流域水環境智慧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容器(42)的頂部呈漏斗型,所述傳感陣列(21)與轉角氣缸(41)之間設置有柔性讓位機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河湖流域水環境智慧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讓位機構包括設置在傳感陣列(21)頂部的頂板(5),所述頂板(5)的頂壁上設置有連接塊(51),所述連接塊(51)上沿水平方向設置有穿孔(52),所述轉角氣缸(41)的輸出端設置有水平橫桿(53),所述橫桿(53)與穿孔(52)滑動連接,所述橫桿(53)兩端均設置有擋塊(54),兩塊所述擋塊(54)與連接塊(51)之間均設置有彈簧(55)。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河湖流域水環境智慧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頂板(5)底壁上設置有呈口型的圍欄(56),所述傳感陣列(21)位于圍欄(56)內,所述傳感陣列(21)底部伸出圍欄(56)。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河湖流域水環境智慧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量傳感器(33)為液位傳感器、壓力傳感器中的任一種。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河湖流域水環境智慧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容器(42)上設置有用于發射超聲波信號的信號發生器,所述無人機(3)上設置有用于接收信號發生器發射的超聲波信號的信號接收器。
7.根據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一種河湖流域水環境智慧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服務器站(6),所述無人機(3)與服務器站(6)建立無線通信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河湖流域水環境智慧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無人機(3)上設置有攝像頭(34)、紅外掃描感應器(35)、激光雷達(36),多組所述無人機(3)在河湖領域上空進行掃描并采集GIS數據,所述無人機(3)將GIS數據上傳至服務器站(6),所述服務器站(6)根據GIS數據構建和更新河湖領域二維或者三維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江島環境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大江環境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南京江島環境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大江環境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88844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危險廢物焚燒處理裝置
- 下一篇:一種工業污水處理蓄水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