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適用于高落差混凝土澆筑的溜管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885356.2 | 申請日: | 2019-1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229560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1 |
| 發明(設計)人: | 丁學軍;楊德月;黨彥鋒;史少龍;李偉;楊浩;彭華;武彥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21/02 | 分類號: | E04G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兆君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33 | 代理人: | 初向慶 |
| 地址: | 100022 北京市朝***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用于 落差 混凝土 澆筑 系統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適用于高落差混凝土澆筑的溜管系統,用于設在陡峭山體上的拱橋拱座混凝土澆筑,包括一固定在山體上的腳手架管,腳手架設有上、下兩級斜面,兩斜面上分別固定設置上下兩級溜管,混凝土經上下兩級溜管緩沖,能有效克服高落差造成的離析現象。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適用于高落差混凝土澆筑施工的混凝土溜管系統。
背景技術
鋼管拱橋跨度大、結構輕、造型美,穩定性和抗震性較好,在跨越河谷的橋梁設計時經常被采用。跨谷鋼管拱橋的拱座一般在山體的半山腰位置,且一般位于峭壁上,拱座基礎施工需要澆筑大量混凝土,受施工環境限制,混凝土一般采用從山頂向下澆筑,由于落差較大,混凝土澆筑時易發生離析,影響混凝土澆筑質量。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適用于高落差混凝土澆筑的溜管系統,能克服高落差混凝土澆筑的離析現象,保證施工質量。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適用于高落差混凝土澆筑的溜管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腳手架、上溜管和下溜管,所述腳手架搭設在山體上,其朝向山體的一面通過錨桿與山體固定,背向山體一面設有上、下兩級斜面,兩斜面自上而下向外側傾斜,且上斜面和下斜面間有一定落差;所述上溜管和下溜管分別沿腳手架斜面的傾斜方向通過抱箍固定在腳手架的上斜面和下斜面上,所述上溜管上端設有上溜管進料口,下端管口封閉,靠近下端處的底部設有上溜管出料口;所述下溜管上下端管口均封閉,靠近下溜管上端設有正對上溜管出料口的下溜管進料口,靠近下溜管下端處的底面設有下溜管出料口。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制作容易,安裝、拆卸方便,實用性強,適用于高落差混凝土澆筑,通過兩級緩沖結構,能克服高落差混凝土澆筑的離析問題,尤其適合位于山體峭壁上的拱座混凝土澆筑施工。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一腳手架1、上溜管2和下溜管3,所述腳手架1搭設在山體4上,其朝向山體的一面通過錨桿與山體固定,背向山體一面設有上、下兩級斜面,兩斜面自上而下向外側傾斜,且上斜面和下斜面間有一定落差;所述上溜管2和下溜管3分別沿腳手架斜面的傾斜方向通過抱箍5固定在腳手架的上斜面和下斜面上,所述上溜管2上端設有上溜管進料口6,下端管口封閉,靠近下端處的底部設有上溜管出料口7;所述下溜管3上下端管口均封閉,靠近下溜管上端設有正對上溜管出料口7的下溜管進料口8,靠近下溜管下端處的底面設有下溜管出料口9。
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時,可在上溜管2和下溜管3的下端管口均設法蘭,并通過法蘭連接一擋板10將管口封閉。
圖1所示的實施方式是本實用新型用于山體峭壁上的拱橋拱座混凝土澆筑施工。施工時,依山體4坡面將腳手架1搭設在拱座11上方的山體上,并通過錨桿將腳手架與山體固定,上溜管2上端延伸到混凝土卸料車12處,下溜管出料口9正對拱座11的澆筑區?;炷列读宪?2將混凝土由上溜管進料口6注入,由上溜管出料口7流出,經過一較小的落差流入下溜管進料口8,并最終由下溜管出料口9落入拱座澆筑區,混凝土經過兩級緩沖,可有效克服離析現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88535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