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臨床藥學用配藥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884359.4 | 申請日: | 2019-1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875080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30 |
| 發明(設計)人: | 鄒弢;王儷甌;韋忠娜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省骨科醫院 |
| 主分類號: | B01F9/00 | 分類號: | B01F9/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銘澤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李杰梅 |
| 地址: | 550002 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臨床 藥學 配藥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臨床藥學用配藥裝置,屬于醫療配藥設備技術領域,包括配藥球,所述配藥球為空心球體,所述配藥球內套設有空心的儲液球,所述儲液球外側通過多個球架與所述配藥球內側固定連接,所述配藥球及所述儲液球上沿所述儲液球同一直徑方向分別開設有進口及進液口,所述配藥球開設有進藥口,所述進口及進藥口分別可拆卸連接有第一密封塞和第二密封塞,所述配藥球兩側沿水平直徑方向分別固定連接有轉軸,兩個所述轉軸另一端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有支架,兩個所述支架底部固定連接有底座;本實用新型設置雙層套接空心球通過增大粉劑與藥液的混合面積以及通過縱向旋轉使藥液與粉劑充分融合,同時結構簡單無死角不易有藥液及粉劑殘留。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配藥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臨床藥學用配藥裝置。
背景技術
在臨床藥學配藥過程中,醫藥人員往往需要根據患者的情況將需要的粉劑與藥液相結合后進行輸液操作,但是在結合過程中通常情況下需要醫藥人員人力搖晃輸液瓶或者試管達到混合均勻的目的,這樣的操作不僅費時費力,而且有可能導致粉劑沒有充分溶解或者沒有混合均勻,進而影響藥物治療效果。
而現有臨床藥學用配藥裝置雖然可以達到藥液混合的目的,但是結構復雜,在一般的臨床配藥過程中通常根據每位患者的不同情況單獨配制,從而所需粉劑的量較少,往往在毫克數量級左右,這樣的粉劑進入的配藥裝置中往往會損耗掉大部分粉劑,長此以往既影響治療效果也造成不小的浪費,因此,亟需一種可使藥液混合均勻并且減少藥物損失的配藥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臨床藥學用配藥裝置,該臨床藥學用配藥裝置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醫藥人員配藥時藥液混合不均勻及藥物損失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臨床藥學用配藥裝置,包括配藥球,所述配藥球為空心球體,所述配藥球內套設有空心的儲液球,所述儲液球外側通過多個球架與所述配藥球內側固定連接,所述配藥球及所述儲液球上沿所述儲液球同一直徑方向分別開設有進口及進液口,所述配藥球開設有進藥口,所述進口及進藥口分別可拆卸連接有第一密封塞和第二密封塞,所述配藥球兩側沿水平直徑方向分別固定連接有轉軸,兩個所述轉軸另一端分別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有支架,兩個所述支架底部分別固定連接有底座。
進一步,所述儲液球與所述配藥球球心相同。
進一步,所述配藥球在所述進口處可拆卸連接有漏斗,所述漏斗底部穿過所述進液口進入所述儲液球內。
進一步,所述配藥球與所述儲液球均為可視玻璃且標示刻度線。
進一步,所述底座底部固定連接有防滑硅膠條。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設置雙層套接空心球,通過增大粉劑與藥液的混合面積以及通過縱向旋轉使藥液與粉劑充分融合,同時結構簡單無死角不易有藥液及粉劑殘留,并且可通過可視玻璃方便觀察藥液融合程度并在加液過程中可通過刻度掌握加液情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臨床藥學用配藥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右視圖;
圖3為漏斗與配藥球位置關系圖。
附圖標記說明:
1、配藥球,2、儲液球,3、球架,4、進口,5、進液口,6、進藥口,7、第一密封塞,8、第二密封塞,9、轉軸,10、軸承,11、支架,12、底座,13、漏斗。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省骨科醫院,未經貴州省骨科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88435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茶水分離泡茶器
- 下一篇:用于筆記本外殼的打磨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