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交叉對流螺旋式流道耐腐蝕鏡面冷卻輥筒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878325.4 | 申請日: | 2019-1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334218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5 |
| 發明(設計)人: | 崔家鳴;孫寧;董浩宇;龐景森;儲著新;白耀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材鋰膜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35/16 | 分類號: | B29C35/16;H01M2/14;B29L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7500 山東省棗***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交叉 對流 螺旋式 流道耐 腐蝕 冷卻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交叉對流螺旋式流道耐腐蝕鏡面冷卻輥筒,包括幅板、擋板、內輥筒、外輥筒、流道、內管路、輥軸、圓鋼,輥軸一端進行中空設置,兩幅板進行中心開孔過盈裝配并平行設置于輥軸上,擋板設置在幅板側面,內輥筒設置在兩幅板內側,內輥筒與輥軸分別連接所述內管路兩端,外輥筒平行于內輥筒連接設置于兩幅板外圓柱面,構成封閉環形腔室組成冷卻劑循環回路,流道通過多組圓鋼螺旋盤繞在內輥筒表面。本實用新型通過多螺旋流道交叉對流形式,使其達到穩定均勻換熱目的,輥軸、內輥筒、外輥筒在裝配過程中進行熱處理,提高輥筒機械強度。輥軸單側進行冷卻劑的進出,減少輔助設施使用,流道及外輥筒經過特殊表面處理提高其使用性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交叉對流螺旋式流道耐腐蝕鏡面冷卻輥筒。
背景技術
鏡面冷卻輥筒是鋰電池隔膜生產過程鑄片工序的關鍵裝置,主要用途是對熔融態下的鑄片快速降溫,冷卻成型。輥面的溫差是鑄片成型質量控制的關鍵因素,且輥筒表面加工質量在生產中也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
目前冷卻輥筒多采用單向循環冷卻形式進行降溫,輥面冷卻效果不均勻,流道易銹蝕導致冷卻水渾濁影響輔助設備正常運行,冷卻輥筒表面僅做單一處理,易產生腐蝕、鼓包等缺陷,影響到鑄片質量,緊急情況下,需停車修復,制約正常生產運行。
實用新型內容
鑒于此,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冷卻效果均勻,抗腐蝕性強,附屬設備可長期穩定運行的鏡面冷卻輥筒。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交叉對流螺旋式流道耐腐蝕鏡面冷卻輥筒,包括幅板、擋板、內輥筒、外輥筒、流道、內管路、輥軸、圓鋼。所述輥軸一端進行中空設置,兩幅板進行中心開孔過盈裝配并平行設置于輥軸上,幅板板面均勻開孔降低設備整體質量,擋板連接在幅板側面封堵開孔,所述內輥筒連接在兩幅板內側,所述內輥筒與輥軸分別連接所述內管路兩端,所述外輥筒平行于內輥筒連接設置于兩幅板外圓柱面,構成封閉環形腔室組成冷卻劑循環回路,所述流道通過多組圓鋼螺旋盤繞在內輥筒表面。
所述的外輥筒為環形中空圓筒狀結構。
所述的外輥筒進行表面處理,外輥筒基體進行鍍鎳處理,鍍鎳層拋光后厚度不低于50μm,再進行鍍鉻處理,鍍鉻層鏡面拋光后厚度不低于120μm,且表面粗糙度小于0.01μm。
所述的流道由外輥筒內表面密封設置。
所述的流道在外輥筒熱套安裝前進行鍍鉻處理。
所述的內管路為交叉對流形式設置,內管路為兩側螺紋連接的金屬軟管。
所述的輥軸在中空流道圓柱面平行設有兩組螺紋接口。
所述內輥筒兩側開孔均為螺紋接口。
所述內管路、輥軸設置的螺紋接口及內輥筒設置的螺紋接口數量一致,且不少3組,流道數量與之對應。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交叉對流螺旋式流道耐腐蝕鏡面冷卻輥筒,通過冷卻水交叉對流方式,達到輥筒表面溫度分布均勻的目的,使鑄片降溫更加均勻,輥筒表面進行特殊表面處理,避免腐蝕現象發生,保證輥筒長期有效運行,流道鍍鉻處理降低流道腐蝕,保證附屬設備穩定,單側旋轉接頭設計,減低設備成本。此裝置能夠顯著提高鑄片質量,并提高產品均一性,且達到節能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冷卻輥筒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外輥筒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3:冷卻輥筒流道布局及流向示意圖。
圖4:輥軸結構及冷卻劑進排液管口示意圖。
圖5:冷卻輥筒內管路布局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材鋰膜有限公司,未經中材鋰膜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87832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超聲透藥治療儀的控制設備
- 下一篇:一種高溫輸送機臺的降溫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