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生物反應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874673.4 | 申請日: | 2019-1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226536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1 |
| 發明(設計)人: | 張周;劉猛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大彭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12 | 分類號: | C02F3/12;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1200 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物反應器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生物反應器,包括反應器本體,所述的反應器本體內設有四格生化反應池,四格生化反應池的兩兩之間通過過濾框以及布水管進行連接,所述的第一格生化反應池頂部側面設有進水管,第四格生化反應池的上部設有溢流堰;所述的每格生化池內均設有承托板,承托板上設有菌種載體層。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提高生化系統對鹽份、毒性物質、硫酸根離子、甲醛等強抑制性因子耐受上限,提升生化系統在化工類廢水領域的穩定性及降解能力,減少污泥產生量。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生物反應器,應用于高鹽高毒性有機廢水厭氧生物處理技術。
背景技術
化工廢水中污染物組份復雜,有機物及鹽份等濃度較高,對生化系統抑制明顯,傳統厭氧反應器難以承受抑制性及毒性物質沖擊,容易造成系統癱瘓,微生物死亡,陷入反復調試-失敗-調試,反復投泥的惡性循環;同時產泥量較大,給企業帶來大量危廢處置成本。
傳統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對于組份復雜、有機物濃度較高、低B/C值及毒性等難以生化廢水抗沖擊能力較差,基本無法啟動運行,活性污泥難以馴化成熟并維持污泥濃度,系統投菌種后容易產生污泥膨脹直至系統崩潰。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出了一種生物反應器,提高生化系統對鹽份、毒性物質、硫酸根離子、甲醛等強抑制性因子耐受上限, 提升生化系統在化工類廢水領域的穩定性及降解能力,減少污泥產生量,同時解決污泥濃度問題,維持更有利的微生物生存環境,提高菌團活性及系統對污染物的降解效果。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生物反應器,包括反應器本體,所述的反應器本體內設有四格生化反應池,四格生化反應池的兩兩之間通過過濾框及布水管進行連接,所述的第一格生化反應池頂部側面設有進水管,第四格生化反應池的上部設有溢流堰;所述的每格生化池內均設有承托板,承托板上設有菌種載體層。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生化反應池的底部均設有排泥管及曝氣管,所述的排泥管采用UPVC材質,用來定期排泥,排泥方式采用重力排泥;所述的曝氣管是為了定期對載體層進行反沖洗,防止載體堵塞影響水流及菌種生存環境。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菌種載體層為活性炭菌種載體層,所述的活性炭的目數為1-6目。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承托板由厚度為20mm的PP板制作而成,所述的承托板的表面均布直徑2mm的圓孔作為水流通道。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提高生化系統對鹽份、毒性物質、硫酸根離子、甲醛等強抑制性因子耐受上限, 提升生化系統在化工類廢水領域的穩定性及降解能力,減少污泥產生量,同時在承托板表面形成穩定的載體層,載體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積和富集作用,對微生物的吸附作用是活性污泥的300倍以上,通過吸附作用促進微生物菌團的形成,提升活性污泥的凝聚性能和菌團活性,快速將污泥濃度提升至合理水平并穩定保持,同時抑制污泥膨脹。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承托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承托板;2.生化反應池;3.過濾框;4.進水管;5.圓孔;6.溢流堰;7.菌種載體層;8.排泥管;9.曝氣管;10.布水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大彭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大彭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87467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原紙和羊皮紙黏貼裝置
- 下一篇:一種高效率粉末成型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