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油田生產井采出液三相流的測量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874466.9 | 申請日: | 2019-11-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008614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4 |
| 發明(設計)人: | 石亞權;石崢映;馮秋慶;孫志林;梅勁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瑞路通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47/00 | 分類號: | E21B47/00;E21B47/04;H04W4/8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達星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曹鵬飛 |
| 地址: | 210019 江蘇省南京市建***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油田 生產井 采出液 三相 測量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油田生產井采出液三相流的測量裝置,該裝置包括:控制器和測量裝置本體;所述測量裝置本體包括:第一電磁閥、分離器、液位傳感器組、第二電磁閥、管道泵、第三電磁閥、一體式稱重模塊和含水率監測設備。該裝置通過控制器與各部件之間的控制連接實現了出液量含水率、出液量的液量質量、出液量的液量體積等三相流測量過程的自動化,以及實現清洗的自動化;通過對流量的進行實時的統計和計算,對分離器質量變化的實時監控,實現了對出液量三相流的實時測量,測量精度高。另外,還可自動對液位傳感器進行清洗,延長設備壽命,提高測量精度。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油田測量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油田生產井采出液三相流的測量裝置。
背景技術
油井的單井計量是油田開發動態分析取資料的必要手段,由于常規的油井計量周期比較短,多年來油田大多采用多井式計量站來完成。目前國內外油田油井計量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五種:(1)水平高架罐量油;(2)玻璃管量油;(3)翻斗量油;(4)液面恢復法;(5)功圖法。
現有技術中,水平高架罐量油法和玻璃管流量計及翻斗量油計量法,由于計量方法比較原始,工人勞動強度大,準確度低,可靠性差,尤其是超稠油油井產量的計量,速度非常慢,含氣不易排出,需要沉降4小時以上,無法實現實時在線計量;最近幾年,國內還有一些油田采用液面恢復法和功圖法計量,由于這兩種計量方法需要大量的油井生產數據,難以做到計算機自動識別功圖,并且需要一些經驗參數,具有較大的人為因素,造成計量誤差大,使用效果不理想。這些都給油井自動化技術推廣帶來巨大瓶頸。目前,對油井單井計量的含水率、液量的質量和氣體的體積,還沒有單一設備可完成。
由此可見,尋求一種自動化的,可實現實時在線測量,測量結果更為精確的油田生產井采出液量的三相流的測量裝置,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鑒于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至少解決上述部分技術問題的油田生產井采出液三相流的測量裝置。
一種油田生產井采出液三相流的測量裝置,包括:控制器和測量裝置本體;
所述測量裝置本體包括:第一電磁閥、分離器、液位傳感器組、第二電磁閥、管道泵、第三電磁閥、一體式稱重模塊和含水率監測設備;
其中:所述控制器分別與第一電磁閥、第二電磁閥、管道泵和第三電磁閥控制連接;所述控制器分別與所述液位傳感器組和含水率監測設備通訊連接;
所述液位傳感器組包括至少三個液位傳感器,自下而上按照預設距離設置于所述分離器的內壁上;分別標記為最低L位、中間i位和最高H位;
所述分離器放置于所述一體式稱重模塊上方;
所述含水率監測設備的一端與油井的井口管道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第一電磁閥的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一電磁閥的輸出端通過管道與所述分離器頂部的入口連接;
所述第二電磁閥的輸入端與所述分離器底部的出口連接,所述出口位于所述L位下方;所述第二電磁閥的輸出端與所述管道泵的一端連接,所述管道泵的另一端連接輸出主管道的管路上還設有三通管件;
所述三通管件的第一端與所述管道泵另一端連接;
所述三通管件的第二端與第三電磁閥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三電磁閥的另一端與所述分離器上端的通口連接;所述通口與所述H位液位高度相同;
所述三通管件的第三端與輸出主管道連接。
在一個實施例中,在所述三通管件的第三端與所述輸出主管道的管路上,還安裝有第四電磁閥;所述控制器與所述第四電磁閥控制連接。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入口、出口和通口的連接管道均為軟管;
所述軟管與所述第一電磁閥、第二電磁閥和第三電磁閥分別所在的管道通過法蘭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瑞路通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南京瑞路通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87446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