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腦癱患兒康復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870556.0 | 申請日: | 2019-11-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328000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5 |
| 發明(設計)人: | 王建華;吳昌林;黎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銅仁市人民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3B23/035 | 分類號: | A63B23/035 |
| 代理公司: | 新余市渝星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6124 | 代理人: | 廖平 |
| 地址: | 554300 貴州省銅仁***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腦癱 康復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腦癱患兒康復器,包括用于訓練患兒運動的支撐組件、防止患兒手腳受傷的防護組件、用于調節規格便于不同患兒進行訓練的調節組件和支撐柱;所述支撐組件包括氣囊墊、設置于支撐柱頂端的繞線盤和設置于氣囊墊一端和繞線盤相連接的伸縮繩,所述氣囊墊的厚度面上開設有兩組通口。該腦癱患兒康復器,通過氣囊墊、繞線盤、伸縮繩、插板、限位板、螺紋桿、充氣囊、橡膠管和彈性囊體的配合使用,本申請技術方案相比較傳統的家長攙扶、抱起患兒進行康復運動訓練,一方面得以令家長得以解脫,使得家長具有更多的個人時間,另一方面還可減少家長的體力消耗,從根本上使得腦癱患兒得以獨立的進行康復運動訓練。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腦癱患兒康復器。
背景技術
小兒腦性癱瘓又稱小兒大腦性癱瘓,俗稱腦癱。是指從出生后一個月內腦發育尚未成熟階段,由于非進行性腦損傷所致的以姿勢各運動功能障礙為主的綜合征。
腦癱患兒的日常生活運動,對于其康復救治來說至關重要,家長往往需在家中攙扶兒童或抱起兒童,訓練腦癱患兒爬行、跪立、坐起等一系列運動,然而此傳統方法對家長的體力消耗較多,且占據家長過多時間,短期實施上述方法尚可,若長期如此,必將對患兒家長造成其他影響、負擔,進一步的,若康復訓練未達到規定要求,也將影響患兒的康復效果。因此,我們提出一種腦癱患兒康復器用于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腦癱患兒康復器,以解決現有技術腦癱患兒無法獨立進行康復運動訓練。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腦癱患兒康復器,包括用于訓練患兒運動的支撐組件、防止患兒手腳受傷的防護組件、用于調節規格便于不同患兒進行訓練的調節組件和支撐柱;
所述支撐組件包括氣囊墊、設置于支撐柱頂端的繞線盤和設置于氣囊墊一端和繞線盤相連接的伸縮繩,所述氣囊墊的厚度面上開設有兩組通口,每組通口包括兩個通口,一組所述通口便于患兒的雙手插入,另一組所述通口便于患兒的雙腿插入;
所述調節組件包括設置于氣囊墊一端的插板、至少設置于支撐柱一側的兩個限位板和用于將插板與限位板相鎖緊的螺紋桿,所述支撐柱的厚度面上至少開設有兩個可供插板插入的插孔,所述插板的一端完全貫穿插孔并延伸至支撐柱的一側,所述插板和限位板的厚度面上對應開設有螺紋孔,所述螺紋桿依次螺紋旋入兩個螺紋孔構成插板和限位板相固定;
所述防護組件包括設置于通口內側的充氣囊、用于將同一組通口內側充氣囊相連接的橡膠管和設置于氣囊墊底端且延伸至橡膠管的一側并與橡膠管相連通的彈性囊體。
進一步,所述支撐柱的底端設置有增重塊。
進一步,所述增重塊的底端設置有萬向輪。
進一步,還包括用于將繞線盤進行鎖緊的鎖緊組件。
進一步,所述繞線盤上設置有轉動繞線盤的轉軸,所述鎖緊組件包括便于轉動繞線盤的握把、與握把的一端相連接并設置于轉軸一端的復位彈簧和設置于繞線盤一側便于握把卡死的卡槽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銅仁市人民醫院,未經銅仁市人民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87055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可對沖壓頭進行更換的沖壓模具
- 下一篇:一種方便快速組裝的辦公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