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換熱單元及點陣空調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869127.1 | 申請日: | 2019-11-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119809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28 |
| 發明(設計)人: | 董凱軍;張博博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F24F5/00 | 分類號: | F24F5/00;F24F11/65;F24F11/74;F24F11/84;F24F11/89;F24F13/10;F24F13/20;F24F13/30;F24F140/50 |
| 代理公司: | 廣州科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周友元;莫瑤江 |
| 地址: | 51064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單元 點陣 空調 系統 | ||
1.一種換熱單元,其特征在于:包括輻射對流模塊、風扇、自動開合門和殼體;輻射對流模塊、風扇、自動開合門由下往上依次設置在殼體中;輻射對流模塊用于接收空調系統的換熱流體以向外部環境進行輻射換熱;自動開合門與風扇聯動控制,風扇工作時,自動開合門打開,風扇停止工作時,自動開合門關閉;輻射對流模塊上還設置有供空氣流通的點陣小孔;當輻射對流模塊通入換熱流體且風扇不工作時,換熱單元處于輻射換熱模式,當輻射對流模塊通入換熱流體且風扇工作時,換熱單元處于輻射對流換熱模式,當輻射對流模塊未通入換熱流體且風扇工作時,換熱單元處于對流換熱模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換熱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輻射對流模塊包括實心輻射板和固定在實心輻射板上的翅片管,所述實心輻射板正面設有若干供空氣流通的點陣小孔,所述翅片管的出口或/和入口設置用于控制換熱流體的調節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換熱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管與實心輻射板采用焊接方式連接在一起,所述翅片管以完全貫入、部分貫入或完全不貫入輻射板的形式固定在實心輻射板上。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換熱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管包括呈U型彎曲的光管和平行間隔布設在光管上的散熱片。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換熱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輻射對流模塊包括一中空輻射板,所述中空輻射板正面設有若干供空氣流通的點陣小孔,所述中空輻射板側面設有換熱流體入口和換熱流體出口,并在換熱流體入口或/和換熱流體出口設置用于控制換熱流體的調節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換熱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輻射板的點陣小孔內設置有用于增強換熱的翅片。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換熱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風扇為雙向風扇,當風扇正轉時,所述換熱單元為送風口模式,當風扇反轉時,所述換熱單元為回風口模式,當風扇不工作時,所述換熱單元為封閉口模式。
8.一種點陣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如權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換熱單元,且該若干換熱單元呈點陣排列。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點陣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單元均勻點陣在房間頂部,所述換熱單元的長和寬均為0.3~0.8m,所述換熱單元的頂面與房頂的間隙為0.01~0.5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86912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柔性傳動機構及壓力容器
- 下一篇:一種便攜式電磁流量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