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直下式背光透鏡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867901.5 | 申請日: | 2019-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771966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6 |
| 發明(設計)人: | 南基學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燁嘉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1V5/04 | 分類號: | F21V5/04;F21Y115/10 |
| 代理公司: | 東莞市永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400 | 代理人: | 蔣亞兵 |
| 地址: | 523710 廣東省東莞市塘***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直下式 背光 透鏡 系統 | ||
本實用新型系提供一種直下式背光透鏡系統,包括發光組件,發光組件的出光面一側設有準直透鏡,準直透鏡遠離發光組件的一側設有調束透鏡,調束透鏡遠離準直透鏡的一側設有復眼透鏡;調束透鏡包括呈陣列排布的若干微透鏡單元,微透鏡單元為多邊形棱柱結構,微透鏡單元的兩端面分別面向準直透鏡和復眼透鏡。本實用新型能夠形成若干截面形狀相同的單元光束,若干相連的單元光束能夠組成各處亮度均勻的光斑,可有效避免亮斑的出現,出光視角良好,能夠有效減少光能損失,最終經過復眼透鏡實現進一步的勻光,提高各單元光束的融合程度,確保最終形成的光斑完整無接痕,應用于顯示裝置能夠使畫面更加細膩。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背光系統,具體公開了一種直下式背光透鏡系統。
背景技術
背光透鏡系統主要分為直下式和側入式,直下式背光透鏡系統的亮度足夠高,且出光視角良好,應用于電視機等顯示裝置時,具有顏色鮮艷、畫面顯示逼真的優勢。
現有技術中,直下式背光透鏡系統主要包括光源和透鏡,光源發出的光線經過散射透鏡調節后能夠形成相對均勻的配光效果,雖然可以為顯示裝置提供相對均勻的配光效果,但現有技術中的直下式背光透鏡系統還存在一定的亮斑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現有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直下式背光透鏡系統,具有良好的勻光效果,可避免形成亮斑。
為解決現有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直下式背光透鏡系統,包括發光組件,發光組件的出光面一側設有準直透鏡,準直透鏡遠離發光組件的一側設有調束透鏡,調束透鏡遠離準直透鏡的一側設有復眼透鏡;調束透鏡包括呈陣列排布的若干微透鏡單元,微透鏡單元為多邊形棱柱結構,微透鏡單元的兩端面分別面向準直透鏡和復眼透鏡。
進一步的,發光組件包括基板,基板靠近準直透鏡的一側設有若干LED燈珠。
進一步的,每個LED燈珠靠近準直透鏡的一側均設有一散射透鏡。
進一步的,基板靠近LED燈珠的一面覆蓋有反射層。
進一步的,復眼透鏡遠離調束透鏡的一面覆蓋有磨砂層。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直下式背光透鏡系統,設置有特殊的調光結構,能夠形成若干截面形狀相同的單元光束,這些單元光束的投影光斑為多邊形結構,若干相連的單元光束能夠組成各處亮度均勻的光斑,可有效避免亮斑的出現,出光視角良好,能夠有效減少光能損失,最終經過復眼透鏡實現進一步的勻光,提高各單元光束的融合程度,確保最終形成的光斑完整無接痕,應用于顯示裝置能夠使畫面更加細膩。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光路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調束透鏡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為:發光組件10、基板11、LED燈珠12、散射透鏡13、反射層14、準直透鏡20、調束透鏡30、微透鏡單元31、復眼透鏡40、磨砂層41。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特征、技術手段以及所達到的具體目的、功能,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參考圖1至圖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燁嘉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東燁嘉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86790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多功能車載照明燈結構
- 下一篇:一種瞬態流量標定試驗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