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血管化學消融用導絲導引球囊導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865612.1 | 申請日: | 2019-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050658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21 |
| 發明(設計)人: | 王懷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懷杰 |
| 主分類號: | A61M25/10 | 分類號: | A61M25/10;A61M25/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眾和至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1249 | 代理人: | 強宏超 |
| 地址: | 710000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血管 化學 消融 用導絲 導引 導管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血管化學消融用導絲導引球囊導管,包括導管和沿導管外壁軸向設置的球囊,導管內腔體沿徑向被分割成相互獨立的導絲導引通道、球囊填充通道和給藥通道;連接頭設置有分別與導絲導引通道、球囊填充通道和給藥通道連通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球囊中均勻密布有若干根輸藥微管,所述輸藥微管一端與導管內給藥通道連通、另一端與開設在球囊外側璧上的微孔相連;球囊擴張后,通過給藥通道將藥物送達球囊表面與靶血管內皮接觸,精準地破壞靶血管壁;在治療相同的靶血管情況下,與傳統的化學破壞或熱消融相比,可能極大地減少正常血液成分,并降低藥物用量。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材,具體涉及一種血管化學消融用導絲導引球囊導管。
背景技術
現有介入導管按目的分為兩類:血管再通和血流阻斷。血管再通導管均為通過機械擴張或微切割作用擴張狹窄血管,其中藥物涂層支架或球囊可在擴張后釋放藥物預防血管再狹窄。溶栓導管也屬于血管再通導管,通過導入溶栓藥物發揮再通作用。血流阻斷導管是通過球囊擴張貼壁來實現阻斷血流的介入導管。
常見的介入導管為球囊導管,其基本結構為雙腔結構,中央通道為導絲導引通道,尾部另一通道為球囊填充通道,與球囊相通,通過注入氣體或液體實現球囊擴張,兩腔之間互相隔絕。球囊分為非順應性、半順應性、順應性和超順應性。
目前的各類球囊導管均為血管再通或血流阻斷目的而設計,并未考慮通過球囊給藥來實現化學消融的用途。在某些疾病中,血管需要被破壞而達到治療目的,比如嚴重大隱靜脈曲張需要去除或破壞大隱靜脈,KT綜合征需要去掉或破壞邊緣靜脈。目前主要方法為外科手術切除、化學破壞或物理熱消融。相應的現有導管途徑破壞血管分為熱消融和經導管注入藥物破壞血管壁,均為非精準性的,在熱消融或化學破壞血管壁的同時也破壞了大量正常血液,存在醫療隱患。在這些疾病中,只需要破壞血管壁即可達到治療目的。
目前尚無化學消融導管來實現精準破壞,比如通過球囊導管實現精確的血管壁無水乙醇消融。
實用新型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實現精準血管壁化學破壞的血管化學消融用導絲導引球囊導管,將對正常血液的破壞作用最小化,減少藥物用量。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血管化學消融用導絲導引球囊導管,包括導管和沿導管外壁軸向設置的球囊,導管前端為導絲牽引頭部,導管后端連接有連接頭;導管內腔體沿徑向被分割成相互獨立的導絲導引通道、球囊填充通道和給藥通道;連接頭設置有分別與導絲導引通道、球囊填充通道和給藥通道連通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球囊中均勻密布有若干根輸藥微管,所述輸藥微管一端與導管內給藥通道連通、另一端與開設在球囊外側璧上的微孔相連;球囊填充通道與球囊內部腔體連通。
進一步,若干根輸藥微管沿著球囊徑向設置,且各輸藥微管沿導管軸向等間距分布互不交叉。
進一步,若干根輸藥微管沿著導管近似軸向方向設置,且各輸藥微管等間距交叉分布。
進一步,在導管外側設置有顯影標記,兩個顯影標記位于球囊內部靠近球囊端部的位置。
進一步,所述球囊為沿著導管軸向設置的雙球囊結構,兩球囊相互獨立。
進一步,所述導管直徑為5Fr-10Fr。
進一步,所述球囊直徑為0.5cm-3.0cm,長度為3cm-10cm。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懷杰,未經王懷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86561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配套蹲廁使用的可折疊坐便器
- 下一篇:濾紙式滅菌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