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可換方向安裝的風洞模型支桿和紅外熱像儀熱流測量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859780.X | 申請日: | 2019-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013447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4 |
| 發明(設計)人: | 王丹;姚大鵬;陳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M9/04 | 分類號: | G01M9/04;G01M9/06;G01J5/00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天科技專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臧春喜 |
| 地址: | 100074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方向 安裝 風洞 模型 支桿 紅外 熱像儀 熱流 測量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換方向安裝的風洞模型支桿和紅外熱像儀熱流測量裝置,該風洞模型支桿上設置有一連接段,連接段上設置有N個鍵槽和M個楔孔;風洞模型支桿通過所述連接段與風洞攻角機構連接;各鍵槽周向布置在連接段的外壁上;各楔孔設置在連接段上遠離風洞攻角機構的一端;其中,相鄰兩個楔孔之間相互連通。本實用新型在滿足復雜的模型安裝姿態及測量需求的同時,減少支桿的加工數量,解決了現有風洞試驗設備攻角機構或快速插入機構在姿態角變化方面不足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支桿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換方向安裝的風洞模型支桿和紅外熱像儀熱流測量裝置。
背景技術
風洞試驗是高超聲速飛行器設計中的重要研究手段。對于一部分風洞設備,其攻角機構的功能有限,如無法變化側滑角或無法變化滾轉角,包括大多數常規高超聲速風洞的快速插入機構也有同樣的問題。若試驗過程中需要變化模型姿態角,則由彎頭支桿來實現,有時還需要對模型反裝或側裝,以實現其它的測量目的,這樣復雜的試驗要求,再加上有些模型外形不對稱,時常需要加工多個彎頭支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問題: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可換方向安裝的風洞模型支桿和紅外熱像儀熱流測量裝置,在滿足復雜的模型安裝姿態及測量需求的同時,減少支桿的加工數量。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換方向安裝的風洞模型支桿,包括:風洞模型支桿上設置有一連接段,連接段上設置有N個鍵槽和N個楔孔;其中,N≥2,M≥2;
風洞模型支桿通過所述連接段與風洞攻角機構連接;
各鍵槽周向布置在連接段的外壁上;
各楔孔設置在連接段上遠離風洞攻角機構的一端;其中,相鄰兩個楔孔之間相互連通。
在上述可換方向安裝的風洞模型支桿中,
當N=4,M=4時:
四個鍵槽按照間隔90°周向布置在連接段的外壁上;
四個楔孔首尾連通圍成一四邊形、設置在連接段上遠離風洞攻角機構的一端。
在上述可換方向安裝的風洞模型支桿中,楔孔的開孔位置位于兩個相鄰的鍵槽之間。
相應的,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紅外熱像儀熱流測量裝置,包括:風洞超擴段、風洞模型支桿、風洞攻角機構、待測模型、噴管和風洞試驗段;
風洞超擴段和噴管分別安裝在風洞試驗段的下游和上游;
風洞攻角機構設置在風洞超擴段處;
風洞攻角機構通過風洞模型支桿與待測模型連接。
在上述紅外熱像儀熱流測量裝置中,風洞模型支桿上設置有一連接段;其中,風洞模型支桿的一端與待測模型連接,另一端通過連接段與風洞攻角機構連接。
在上述紅外熱像儀熱流測量裝置中,連接段上設置有N個鍵槽和M個楔孔;其中,N≥2,M≥2;
各鍵槽周向布置在連接段的外壁上;
各楔孔設置在連接段上遠離風洞攻角機構的一端;其中,相鄰兩個楔孔之間相互連通。
在上述紅外熱像儀熱流測量裝置中,
當N=4,M=4時:
四個鍵槽按照間隔90°周向布置在連接段的外壁上;
四個楔孔首尾連通圍成一四邊形、設置在連接段上遠離風洞攻角機構的一端。
在上述紅外熱像儀熱流測量裝置中,楔孔的開孔位置位于兩個相鄰的鍵槽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未經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85978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汽車輪轂連接螺栓組合件
- 下一篇:一種鐵塔安全警示防護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