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不夾線結構的持針鉗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850827.6 | 申請日: | 2019-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131210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31 |
| 發明(設計)人: | 王利權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利權 |
| 主分類號: | A61B17/06 | 分類號: | A61B17/06;A61B17/28 |
| 代理公司: | 溫州市品創專利商標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47 | 代理人: | 洪中清 |
| 地址: | 310000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不夾線 結構 持針鉗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不夾線結構的持針鉗,包括持針鉗本體,持針鉗本體的前端為持針部、后端為手持部,所述的持針鉗本體的轉動連接處套接有彈性套,持針鉗本體前端的持針部露出到彈性套的外部,持針鉗本體轉動連接處的縫隙套設在彈性套內;所述的彈性套用彈性硅膠材料制成;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實用,生產成本低,結構新穎,操作過程中,避免了線意外夾持、纏繞到持針鉗轉動連接處的縫隙內,便于醫師操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行業用的鉗子,特別涉及一種不夾線結構的持針鉗。
背景技術
醫師在傷口縫合的時候,都會使用到持針鉗來夾持縫合傷口用的針。在實際的傷口縫合過程中,由于持針鉗的轉動關節處有縫隙,容易使縫合傷口的線纏繞、夾持到該縫隙內,影響了醫師的操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種不夾線結構的持針鉗。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措施:
一種不夾線結構的持針鉗,包括持針鉗本體,持針鉗本體的前端為持針部、后端為手持部,所述的持針鉗本體的轉動連接處套接有彈性套,持針鉗本體前端的持針部露出到彈性套的外部,持針鉗本體轉動連接處的縫隙套設在彈性套內;
所述的彈性套用彈性硅膠材料制成;
所述的持針部的外部套設有持針部防護硅膠套。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實用,生產成本低,結構新穎,操作過程中,避免了線意外夾持、纏繞到持針鉗轉動連接處的縫隙內,便于醫師操作。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不夾線結構的持針鉗,包括持針鉗本體1,持針鉗本體1的前端為持針部1-1、后端為手持部1-2,所述的持針鉗本體1的轉動連接處套接有彈性套2,持針鉗本體1前端的持針部1-1露出到彈性套2的外部,持針鉗本體1轉動連接處的縫隙1-3套設在彈性套2內。
所述的彈性套2用彈性硅膠材料制成。
實際使用過程中,如:給患者縫合傷口,用本實用新型夾持縫合針的時候,由于增加了彈性套2,彈性套2遮擋住了持針鉗本體1上的縫隙1-3,避免了縫合線纏繞或夾持到該縫隙1-3內,便于醫師的操作。
另外,為了避免彈性套2在持針鉗本體1上滑動,還可以增加一固定裝置。
該固定裝置,可以是直接通過鉚釘將彈性套2固定在持針鉗本體1上;也可以是在持針鉗本體1上的轉動連接處設置一個限位凸筋,彈性套2的內部設置有一個與該限位凸筋配合的限位槽,使限位凸筋卡入到限位槽內,實現固定。
所述的持針部1-1的外部套設有持針部防護硅膠套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利權,未經王利權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85082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導槽密封條總成及車輛
- 下一篇:一種移動智能封閉清點布類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