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自動排污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848346.1 | 申請日: | 2019-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891070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30 |
| 發明(設計)人: | 董君永;張世鈺;唐寶洪;趙婭玲;朱天生;孟祥斌;王賀賀;蔡先航 | 申請(專利權)人: | 瑞納智能設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7D5/00 | 分類號: | F17D5/00;F17D3/01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婁岳 |
| 地址: | 230011 安徽省合***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 排污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動排污裝置,包括有罐體,以及安裝在罐體一側的出水管,所述罐體上設置有1個或多個入水口,且該1個或多個入水口處均安裝有電動調節閥,該電動調節閥的出水端處和出水管上均安裝有壓力傳感器,所述罐體的底部設置有排污口,該排污口處安裝有電控排污閥。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通過多進一出的結構形式,實現了該種排污裝置的高效安裝,使得裝置能與多種管路連接,有效的提高了使用效率,同時設置的壓力傳感器可實時檢測端口處的水壓變化,通過壓力值的變化反應出裝置內的污物含量,并結合對閥門的開合控制實現了實時在線排污的作用,有效的提高了排污效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管道排污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自動排污裝置。
背景技術
在管網系統中較常采用除污裝置對管道內污水進行排污,傳統的排污方式單一,不能根據管道內污物含量進行實時有效排污,同時現有的排污裝置受結構限制,不適配于多種管路系統的安裝,這也進一步降低了其使用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動排污裝置及其控制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自動排污裝置,包括有罐體,以及安裝在罐體一側的出水管,所述罐體上設置有1個或多個入水口,且該1個或多個入水口處均安裝有電動調節閥,該電動調節閥的出水端處和出水管上均安裝有壓力傳感器,所述罐體的底部設置有排污口,該排污口處安裝有電控排污閥。
所述罐體上設置有兩個入水口,分別為入水口一和入水口二,所述入水口一開設在罐體的頂部,與其連接的電動調節閥豎直設置,所述入水口二開設在與出水管對立側的上部,與其連接的電動調節閥水平設置。
所述入水口一和排污口同軸設置。
所述電動調節閥、壓力傳感器和電控排污閥均電性連接有控制器。
所述出水管形成于罐體一側的下部,且水平設置。
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通過多進一出的結構形式,實現了該種排污裝置的高效安裝,使得裝置能與多種管路系統連接,有效的提高了使用效率,同時設置的壓力傳感器可實時檢測端口處的水壓變化,通過壓力值的變化反應出裝置內的污物含量,并結合對閥門的開合控制實現了實時在線排污的作用,有效的提高了排污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的一種自動排污裝置,該裝置包括有罐體1以及安裝在罐體1一側的出水管8,該出水管8上安裝有壓力傳感器7,同時在罐體1上設置有多個入水口,本實施例優選設置有兩個入水口,同時在兩個所述入水口處分別安裝有置于罐體1頂部且豎直設置的電動調節閥2,以及安裝有相對于出水管8對立一側且位于該側上部的電動調節閥3,該電動調節閥3水平設置,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所述的罐體1上設置有電動調節閥,同時具有豎直和水平方向的布置形式,該種結構可使得自動排污裝置適用于多種管路形式的管路系統中,具體的為,管路系統可連接電動調節閥2或電動調節閥3或同時連接電動調節閥2和電動調節閥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瑞納智能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瑞納智能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84834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保鮮卡片自動放置裝置
- 下一篇:一種具有防水的包裝紙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