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非接觸式電軌移動供電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836266.4 | 申請日: | 2019-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724331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9 |
| 發明(設計)人: | 李志忠;趙付立;李優新;翟因虎;吳泳昕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J50/12 | 分類號: | H02J50/12;H02J50/70;H02M3/33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沈闖 |
| 地址: | 51006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接觸 式電軌 移動 供電 裝置 | ||
1.一種非接觸式電軌移動供電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依次連接的發射端整流濾波模塊、發射端功率全橋逆變模塊、發射端LCCL諧振網絡、接收端LCCL諧振網絡、接收端同步整流模塊和濾波模塊;
所述發射端整流濾波模塊用于將交流電壓整流為直流電,并發送至所述發射端功率全橋逆變模塊;
所述發射端功率全橋逆變模塊用于將所述直流電逆變為交流方波,并輸送給所述發射端LCCL諧振網絡;
所述發射端LCCL諧振網絡用于將所述交流方波變換為高頻交流正弦波,并傳輸到所述接收端LCCL諧振網絡;
所述接收端LCCL諧振網絡用于拾取所述高頻交流正弦波,并傳輸至所述接收端同步整流模塊;
所述接收端同步整流模塊用于將所述高頻交流正弦波變換為直流電輸出至負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觸式電軌移動供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射端整流濾波模塊包括四個整流二極管和第一電容,所述四個整流二極管用于將交流電變換為饅頭波,所述第一電容用于將所述饅頭波變換為直流電。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觸式電軌移動供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射端LCCL諧振網絡包括第一諧振電感、第一勵磁電感、第二電容和第三電容;所述第一諧振電感和所述第二電容串聯;所述第一勵磁電感與所述第二電容、所述第三電容并聯。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觸式電軌移動供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LCCL諧振網絡包括第二諧振電感、第二勵磁電感、第四電容和第五電容;所述第二諧振電感和所述第二勵磁電感均與所述第四電容串聯;所述第五電容與所述第二諧振電感并聯。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觸式電軌移動供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同步整流模塊包括第一功率開關管、第二功率開關管、第三功率開關管和第四功率開關管;所述第一功率開關管和所述第二功率開關管串聯;所述第三功率開關管和所述第四功率開關管串聯;所述第一功率開關管和所述第三功率開關管并聯。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觸式電軌移動供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濾波模塊包括濾波電容,所述濾波電容與所述接收端同步整流模塊的第三功率開關管并聯,且并聯有負載。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觸式電軌移動供電裝置,其特征在于,
還包括發射端控制模塊與接收端控制模塊,所述發射端控制模塊包括發射端微控制器主控制芯片、發射端無線通信模塊;所述發射端控制模塊與所述發射端功率全橋逆變模塊連接,用于驅動所述發射端功率全橋逆變模塊,將直流電逆變為交流方波;
所述接收端控制模塊包括接收端微控制器主控制芯片、接收端諧振網絡電壓采樣電路、電壓比較選擇器、光耦隔離驅動電路、接收端無線通信模塊;
所述接收端微控制器主控制芯片內部包括自適應機構、相位比較器、PWM生成器,所述接收端控制模塊與所述接收端同步整流模塊連接,用于控制所述接收端同步整流模塊實現同步整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工業大學,未經廣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836266.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便于散熱的線路板
- 下一篇:一種油煙分離網安裝結構及吸油煙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