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雙金屬泵軸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823101.3 | 申請日: | 2019-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949241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07 |
| 發明(設計)人: | 楊永良;丁勃;徐二雷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泵閥總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D29/043 | 分類號: | F04D29/043;F04D29/04;F04D29/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毅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5 | 代理人: | 師瑋 |
| 地址: | 710000 陜西省西安市灞***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雙金屬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雙金屬泵軸,由泵軸本體和護軸套組成,所述護軸套套設在泵軸本體接觸腐蝕性介質的部位,并且所述護軸套與泵軸本體的周壁貼合;所述泵軸本體和護軸套焊接固定。所述泵軸本體采用TC4材質制成,所述護軸套采用TA10材質制成。本實用新型的泵軸本體采用TC4材料,泵軸本體接觸腐蝕性介質的部位套設護軸套,護軸套采用TA10材料,護軸套內孔通過塞焊孔與泵軸本體的外圓焊接成一體,護軸套端部與泵軸本體之間通過環焊縫焊為一體,既保證了泵軸的強度,又保證了關鍵部位的耐腐蝕性能。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強度高,耐腐蝕性能強。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泵軸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雙金屬泵軸。
背景技術
泵軸是軸流泵中的一個核心部件,一端安裝葉輪,另一端與電機相連,通過泵軸傳輸動力,帶動葉輪旋轉。
一般的泵軸是整體加工出來的。如果工況條件惡劣,例如高溫、低PH值氯化物或弱還原性酸,要求材料具備抗縫隙腐蝕性能,那就需要選用較貴的鈦合金TA10材料制作泵軸,對于大型軸流泵,泵軸的成本就很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雙金屬泵軸,將泵軸本體采用TC4材料,泵軸接觸腐蝕性介質的部位采用TA10材料,既保證了雙金屬泵軸的強度,又保證了關鍵部位的耐腐蝕性能,具有生產成本低、強度高和耐腐蝕性強的優點。
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雙金屬泵軸,由泵軸本體和護軸套組成,所述護軸套套設在泵軸本體接觸腐蝕性介質的部位,并且所述護軸套與泵軸本體的周壁貼合;
所述泵軸本體和護軸套焊接固定。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泵軸本體采用TC4材質制成,所述護軸套采用TA10材質制成。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護軸套由N個套體拼接而成,相鄰套體之間通過環焊縫焊為一體,每個套體均與泵軸本體焊接固定。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每個套體的周壁上均加工有若干塞焊孔,所述套體和泵軸本體之間通過塞焊孔進行塞焊,以實現套體和泵軸本體的焊接固定。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每個套體上的若干塞焊孔呈多排分布,兩排相鄰的塞焊孔錯位分布。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塞焊孔的孔徑接近套體壁厚的2.25倍。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相鄰兩個塞焊孔之間的孔距接近其孔徑的4倍。
若孔距大于孔徑的4倍,則塞焊孔太少,護軸套與軸本體之間的結合強度不夠;若孔距小于孔徑的4倍,則塞焊孔太多,費時費力,不必要。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若干塞焊孔沿套體的軸向和徑向均勻分布。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護軸套的內孔與泵軸本體的外圓之間間隙為0.20~0.25mm。
由于泵軸本體和護軸套間的接觸應力與其間隙之間呈近似線性關系,隨著間隙的增大,接觸應力增大,如果間隙大于0.25mm,將影響護軸套與軸本體之間的接觸疲勞壽命;如果間隙小于0.20mm,鑲配難度大,不容易把護軸套鑲到軸本體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N=3,即護軸套由三個套體拼接而成,考慮到管子長度與直徑接近時有利于鑲配,并且按慣例,兩道環焊縫之間的距離與管子直徑相近,因此本實用新型的護軸套選用三個套筒拼接而成。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泵閥總廠有限公司,未經西安泵閥總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82310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汽車半軸淬火的花鍵端頭保護裝置
- 下一篇:一種汽車半軸鉆孔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