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車輛用散熱器的安裝座和車輛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820337.1 | 申請日: | 2019-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075515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24 |
| 發明(設計)人: | 趙治崗;李波;張浩;孫帥龍;田雄威;李雙雙;周佳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K11/04 | 分類號: | B60K1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李巖 |
| 地址: | 102606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散熱器 安裝 | ||
1.一種車輛用散熱器的安裝座(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10);
緩沖件(20),所述緩沖件(20)設于所述支架(10)且具有安裝孔(201);
套管(30),所述套管(30)設于所述安裝孔(201)處與所述緩沖件(20)配合,所述套管(30)適于套設在所述散熱器(40)的安裝柱(41)上,
其中,所述緩沖件(20)具有多個緩沖筋(21),至少一個所述緩沖筋(21)的一端延伸至靠近所述安裝孔(201)的孔壁的位置且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緩沖件(20)的外周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用散熱器的安裝座(100),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緩沖筋(21)沿所述安裝孔(201)的周向布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車輛用散熱器的安裝座(100),其特征在于,至少兩個相鄰布置的所述緩沖筋(21)之間設有限位凸塊(24),所述限位凸塊(24)與所述安裝孔(201)間隔布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用散熱器的安裝座(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緩沖件(20)包括:
外圍筋(22);
內圍筋(23),所述內圍筋(23)設于所述外圍筋(22)內且限定出所述安裝孔(201);
多個緩沖筋(21),多個所述緩沖筋(21)沿所述安裝孔(201)的周向布置,每個所述緩沖筋(21)的一端與所述外圍筋(22)的內周壁相連且另一端與所述內圍筋(23)的外周壁相連,
其中,至少兩個相鄰布置的所述緩沖筋(21)之間設有限位凸塊(24),所述限位凸塊(24)設于所述外圍筋(22)的內周壁且與所述內圍筋(23)間隔布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用散熱器的安裝座(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30)具有沿其軸向延伸的防錯通孔(301),所述散熱器(40)的安裝柱(41)形成與所述防錯通孔(301)形狀匹配的多棱柱。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用散熱器的安裝座(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30)包括沿其軸向依次相連的第一管段(31)和第二管段(32),所述第一管段(31)適于插接至所述安裝孔(201),所述第二管段(32)的外徑大于所述第一管段(31)的外徑且所述第二管段(32)與所述緩沖件(20)的表面止抵。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用散熱器的安裝座(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包括:
支架本體(11),所述支架本體(11)具有容納孔,所述緩沖件(20)設于所述容納孔內;
固定蓋(12),所述固定蓋(12)設于所述支架本體(11)且位于所述緩沖件(20)一側,用于對所述緩沖件(20)進行限位。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車輛用散熱器的安裝座(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蓋(12)與所述支架本體(11)焊接相連;或者,所述固定蓋(12)具有與所述套管(30)位置對應且連通的穿孔(121)。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用散熱器的安裝座(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設有連接孔(13),所述支架(10)適于通過貫穿所述連接孔(13)的緊固件與所述車輛(200)的車身框架(50)連接;或者,
所述支架(10)設有凸出其外表面的凸筋(14),用于與所述車輛的車身框架(50)配合。
10.一種車輛,其特征在于,包括車身框架(50)、散熱器(40)以及根據權利要求1-9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輛用散熱器的安裝座(100),其中,所述安裝座(100)設于所述散熱器(40)的安裝柱(41)以及所述車身框架(50)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82033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