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具有過冷結構的蓄冷空調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818193.6 | 申請日: | 2019-10-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600964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9 |
| 發明(設計)人: | 王寶龍;崔夢迪;石文星;李先庭 | 申請(專利權)人: | 清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4F5/00 | 分類號: | F24F5/00;F24F13/30;F25B3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鄭越 |
| 地址: | 100084***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過冷 結構 空調 系統 | ||
本實用新型涉及空調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具有過冷結構的蓄冷空調系統,包括:冷水機組,包括圍合成閉環回路的壓縮機、過冷型冷凝器、節流裝置以及蒸發器;與所述過冷型冷凝器連通的冷卻水管路和過冷水管路,所述冷卻水管路和所述過冷水管路用于分別對所述過冷型冷凝器中的制冷劑進行冷凝和過冷;蓄冷槽,與供水接口和回水接口連通,用于向末端供冷,也與所述過冷型冷凝器連通,儲存在所述蓄冷槽中的低品位冷水作為過冷水經所述過冷水管路輸送至所述過冷型冷凝器中,以對所述過冷型冷凝器中的、經所述冷卻水管路冷卻后的制冷劑進行過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占地體積小、能耗小的具有過冷結構的蓄冷空調系統。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空調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具有過冷結構的蓄冷空調系統。
背景技術
蓄冷空調是一種能在電力低谷期蓄存冷量,在電力高峰期釋放冷量的空調系統,其優勢在于:一、有利于降低電力的峰值負荷,減小電網壓力,有助于供給側電力調峰;二、用戶側可利用峰谷電價差異,在低谷期蓄存更多冷量,以減小高峰期的系統能耗,實現系統經濟運行,同時可用蓄存的冷量滿足峰值冷負荷的需求,因此可降低系統容量,減小初投資。
常見的蓄冷空調形式為冰蓄冷空調與水蓄冷空調,其中,冰蓄冷空調要求低蒸發溫度,使得系統在運行時能效較低;水蓄冷空調通常由于蓄水可利用的溫差較小(通常5℃~7℃),需要配套相應較大占地體積的蓄水池,因此建筑占地成本較高。常見的蓄冷空調系統采用常規冷水機組,冷凝器對制冷劑的冷卻能力受限于冷卻水溫,無法實現較大的過冷度以提高能效。
實用新型內容
因此,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空調占地體積大、能耗大的缺陷,從而提供一種占地體積小、能耗小的具有過冷結構的蓄冷空調系統。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具有過冷結構的蓄冷空調系統,包括:
冷水機組,包括圍合成閉環管路的壓縮機、過冷型冷凝器、節流裝置以及蒸發器;
與所述過冷型冷凝器連通的冷卻水管路和過冷水管路,所述冷卻水管路和所述過冷水管路用于分別對所述過冷型冷凝器中的制冷劑進行冷卻和過冷;
蓄冷槽,與供水接口和回水接口連通,用于向末端供冷,也與所述過冷型冷凝器連通,儲存在所述蓄冷槽中的低品位冷水作為過冷水經所述過冷水管路輸送至所述過冷型冷凝器中,對所述過冷型冷凝器中的、經所述冷卻水管路冷卻后的制冷劑進行過冷。
進一步,所述蓄冷槽還與所述蒸發器連接。
進一步,所述蒸發器還與所述供水接口和回水接口連通,用于向末端供冷。
進一步,所述冷卻水管路包括與過冷型冷凝器連接的冷卻水出口、以及冷卻水入口,所述冷卻水出口、冷卻水入口和所述過冷型冷凝器形成一個循環系統。
進一步,在所述蓄冷槽為分層水罐。
進一步,所述過冷型冷凝器包括:
第一管體,具有允許所述冷卻水管路中的冷卻水進入的第一進水口和允許冷卻水排出的第一出水口;
第二管體,與所述第一管體并列設置,具有允許所述過冷水管路中的過冷水進入的第二進水口和允許過冷水排出的第二出水口。
進一步,所述第一管體與所述第二管體為一體成型件。
進一步,所述第一管體和所述第二管體內置在一殼體中。
進一步,在所述第一管體或所述第二管體內設有若干個允許冷卻水或過冷水流通的管路。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清華大學,未經清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81819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電壓斷路器隔離結構
- 下一篇:殿式建筑十字脊屋面斜溝排水的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