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髕腱保護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816163.1 | 申請日: | 2019-10-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610104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02 |
| 發明(設計)人: | 王興山;田偉;周一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積水潭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90/00 | 分類號: | A61B9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進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劉葛 |
| 地址: | 100035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保護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髕腱保護裝置,在現有技術中通過單一固定部固定髕腱方式的基礎上,增加了壓緊部和連接部,固定部固定連接于人體髕腱止點周圍的脛骨,壓緊部套設于固定部上,并通過連接部和固定部保持固定。固定后,壓緊部壓住髕腱,從而起到避免髕腱撕脫的作用。與現有技術相比,增大了髕腱的保護范圍,更好的防止髕腱撕脫,同時也避免了固定部切割髕腱的風險。該實用新型的另一優點是拆卸方便,因為整個髕腱保護裝置各部件均與固定部鎖定,拔除固定部時即可將整個髕腱保護裝置一并帶出。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髕腱保護裝置。
背景技術
髕腱撕裂是人工全膝置換術中少見但卻極其嚴重的并發癥,多見于膝關節僵硬,膝關節翻修,以及類風濕關節炎等炎癥性膝關節病患者,術中屈膝顯露過程中,由于髕韌帶的攣縮以及髕韌帶的薄弱,導致在髕骨外翻或向外牽開時,髕腱受向外的力量牽拉,從脛骨骨面撕脫,出現髕腱脛骨結節止點的撕裂。一旦出現術中撕脫,即便進行術中修補,術后仍需限制活動,影響患者的功能恢復,導致伸膝遲滯,活動受限等問題,且在康復過程中有再次撕裂的風險。髕腱撕裂嚴重影響膝關節置換術后的患者功能,是膝關節置換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因而在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中,保護好髕腱,預防髕腱止點撕脫,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在全膝關節置換時,對于膝關節僵硬,膝關節翻修,以及類風濕等髕腱撕裂風險高的患者,通常在髕腱脛骨結節止點處打入1枚直徑2.5.mm左右的固定針,起到分散應力,減小撕脫風險的作用。但相對于髕腱寬大的脛骨側止點,固定針的固定作用較弱,且在類風濕等炎癥關節炎患者,髕腱變得更加菲薄,細的固定針會切割髕腱,從而無法阻止髕腱進一步撕脫。所以即使采用了固定針技術,術中仍有髕腱撕脫的風險。
實用新型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目前的髕腱固定方式所存在的髕腱容易撕脫的問題,提供一種髕腱保護裝置。
上述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髕腱保護裝置,包括:固定部、壓緊部和連接部,所述固定部固定連接于人體髕腱止點周圍的脛骨,所述壓緊部套設于所述固定部,用于壓緊髕腱;所述連接部使得所述壓緊部固定于所述固定部。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連接部包括連接件和鎖緊件,所述連接件套設于所述固定部,所述鎖緊件鎖緊后使得所述連接件固定于所述固定部;所述壓緊部設置于所述連接部和髕腱之間,所述連接件鎖緊后固定所述壓緊部。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連接件尺寸沿靠近髕腱方向逐漸增大,所述連接件沿軸向方向設置有多個切槽。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連接件外表面錐度為0°-10°。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連接件兩端設置有凸緣,以防止所述鎖緊件脫出所述連接件。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壓緊部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抵接于髕腱,所述第二端設置有通孔,所述固定部穿過所述通孔。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端設置有多個向外凸起的凸齒。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間通過多根輻條連接。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壓緊部外形整體呈扇形片狀、圓形片狀或錐形片狀。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固定部為固定釘,所述固定釘直徑大于2.5m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積水潭醫院,未經北京積水潭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81616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青銅管生產用熔化爐
- 下一篇:帶伸縮桿的夜釣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