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手表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751285.7 | 申請日: | 2019-10-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954654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07 |
| 發明(設計)人: | 王伯冰;王璟睿 | 申請(專利權)人: | 濰坊聚德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4G19/00 | 分類號: | G04G19/00 |
| 代理公司: | 青島清泰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張媛媛 |
| 地址: | 261203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手表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手表,包括:殼體;表盤,所述表盤位于所述殼體內;儲能組件,所述儲能組件位于所述表盤與所述殼體之間,所述儲能組件與所述表盤電連接;轉換組件,所述轉換組件包括:基體,所述基體設置于所述殼體內,所述基體位于所述表盤與所述儲能組件之間;壓電陶瓷,所述壓電陶瓷連接于所述基體表面,所述壓電陶瓷與所述儲能組件電連接。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手表,能夠將手臂的機械能轉換為電能,實現自發電,增強手表的電能儲備,延長續航時間。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穿戴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手表。
背景技術
智能手表因為體積較小,內部空間有限,自帶的電池容量較小,導致智能手表的續航能力差,且需要頻繁充電。特別是在野外生存等環境中,缺少充電設備,智能手表無法得到充電。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的智能手表續航能力差,需要頻繁充電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手表,能夠將手臂的機械能轉換為電能,實現自發電,增強手表的電能儲備,延長續航時間。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手表,包括:
殼體;
表盤,所述表盤上設置有電驅動的指針,所述表盤位于所述殼體內;
儲能組件,所述儲能組件與所述表盤電連接;
轉換組件,所述轉換組件包括:
基體,所述基體設置于所述殼體內,所述基體位于所述表盤與所述儲能組件之間;
壓電陶瓷,所述壓電陶瓷連接于所述基體表面,所述壓電陶瓷與所述儲能組件電連接。
進一步,所述基體為螺旋形。
進一步,所述基體為金屬。
進一步,還包括:
接口組件,所述接口組件設置于所述基體的中間,所述壓電陶瓷通過所述接口組件與所述儲能組件相連接。
進一步,所述接口組件包括:
整流單元,所述整流單元與所述壓電陶瓷電連接;
穩壓單元,所述穩壓單元一端與所述整流單元電連接,所述穩壓單元另一端與所述儲能組件相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至少存在以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手表,設置有轉換組件,轉換組件包括基體和壓電陶瓷,壓電陶瓷連接于儲能組件上。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手表,在使用過程中,佩戴于使用者的手腕上,手腕產生運動,使得手表內的轉換組件的基體產生振動,從而使得設置于基體上的壓電陶瓷產生電壓和電流,并將電壓和電流存儲至儲能組件中,以為表盤供電,實現手表的自發電,增強手表的電能儲備,延長續航時間。
2.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手表,轉換組件的基體設置為螺旋形,能夠提高基體振動的靈敏度,從而提高能量轉換的效率,增加手表的儲能。
3.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手表,設置有接口組件,接口組件放置于基體的中間,不僅起到接口的作用,同時能夠作為配重塊增強基體的振動,從而提高壓電陶瓷的轉換效率,從而提高手表的能量儲備,延長手表的續航時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施例所提供的手表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的轉換組件的正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接口組件的示意圖。
下面對附圖標記進行具體說明:
1、殼體;2、表盤;3、儲能組件;4、轉換組件;41、基體;42、壓電陶瓷;5、接口組件;51、整流單元;52、穩壓單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濰坊聚德電子有限公司,未經濰坊聚德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75128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拉斷閥
- 下一篇:一種超大型小間距拼接顯示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