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子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750793.3 | 申請日: | 2019-10-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666814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2 |
| 發明(設計)人: | 王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G09F9/35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鄭光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區清河***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子設備 | ||
本公開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屬于電子技術領域。電子設備包括從上到下依次設置的蓋板、液晶模組、背光模組和接收模組,以及,光源和導光帶;光源位于背光模組的下側,導光帶的第一端與光源連接,第二端連接于蓋板,導光帶用于將光源發出的光線傳導至蓋板上;光線經蓋板透射后傳輸至蓋板上方的生物體部位,并經由生物體部位反射至接收模組上,接收模組基于接收到的光線進行光電轉換,生成用于指示生物體部位的電信號。由于導光帶的體積小于光源的體積,進而減小了蓋板在前面板上的占用面積,減小了對液晶模組和背光模組的面積的影響,進而減小了電子設備的非顯示區域的面積,提高了空間利用率。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電子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設備的快速發展,為了使顯示屏幕在電子設備的前面板上占用的比例較大,通常不再在該前面板上設置用于指紋識別的按鍵,因此,如何通過電子設備的顯示屏幕實現指紋識別成為亟需解決的問題。
相關技術中,電子設備中包括蓋板、液晶模組、背光模組、指紋傳感器和紅外線光源,液晶模組的上側貼合有蓋板、該液晶模組的下側貼合有背光模組,指紋傳感器位于背光模組的下方,該紅外線光源位于蓋板的下方、液晶模組的側面,且該紅外線光源指向該蓋板。紅外線光源向蓋板發射紅外線,用戶的生物體部位將紅外線反射至蓋板,穿過液晶模組和背光模組后,由指紋傳感器接收紅外線,生成指紋圖像,后續根據指紋圖像進行識別解鎖。
但是,由于紅外線光源位于蓋板的下方、液晶模組的側面,且紅外線光源的體積通常較大,因此,在電子設備的前蓋板上占用的面積大,影響液晶模組和背光模組的面積,導致電子設備的非顯示區域大,空間利用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公開提供一種電子設備,能夠克服相關技術中存在的電子設備的非顯示區域大,空間利用率低的問題,所述技術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所述電子設備包括:從上到下依次設置的蓋板、液晶模組、背光模組和接收模組;以及,光源和導光帶;
所述光源位于所述背光模組的下側,所述導光帶的第一端與所述光源連接,所述導光帶的第二端連接于所述蓋板,所述導光帶用于將所述光源發出的光線傳導至所述蓋板上;
所述光線經所述蓋板透射后傳輸至所述蓋板上方的生物體部位,并經由所述生物體部位反射至所述接收模組上,所述接收模組用于基于接收到的光線進行光電轉換,生成用于指示所述生物體部位的電信號。
在一種可能設計中,所述蓋板具有突出于所述液晶模組的突出部;所述導光帶的第二端連接于所述蓋板的突出部的下方。
在另一種可能設計中,所述電子設備還包括擴光膜材;
所述擴光膜材位于所述導光帶的第二端,用于擴大所述導光帶出射光線的出射角度。
在另一種可能設計中,所述電子設備還包括油墨涂層;
所述油墨涂層涂覆于所述蓋板的突出部的下側、位于所述蓋板與所述導光帶的第二端之間,用于阻擋除所述光線以外的其他光線。
在另一種可能設計中,所述油墨涂層為紅外油墨涂層。
在另一種可能設計中,所述電子設備還包括背光外殼;
所述背光外殼包覆于所述背光模組的外側;
所述背光外殼上設置有與所述接收模組相對的通孔,所述通孔用于使經由所述生物體部位反射后的光線穿過。
在另一種可能設計中,所述背光外殼的內側設置有吸光涂層。
在另一種可能設計中,所述背光模組和所述接收模組之間設置有透鏡。
在另一種可能設計中,所述接收模組為紅外線傳感器,所述光源為紅外線光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75079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