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可調節鼻胃管固定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743480.5 | 申請日: | 2019-10-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068648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24 |
| 發明(設計)人: | 程嬌妍;胡悅;宗瑩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M25/02 | 分類號: | A61M2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權智天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愛 |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調節 鼻胃管 固定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可調節鼻胃管固定裝置,包括固定座,固定座上設有鼻胃管固定槽,鼻胃管固定槽兩側的固定座上分別設有鼻胃管粘扣和粘扣卡槽,靠近粘扣卡槽的固定座的一側連接有第一可調節固定帶,靠近鼻胃管粘扣的固定座的一側連接有第二可調節固定帶。第一可調節固定帶遠離固定座的一端連接有第一連接帶,第一連接帶的另一端連接有第一耳后固定裝置;所述第二可調節固定帶遠離固定座的一端連接有第二連接帶,第二連接帶的另一端連接有第二耳后固定裝置;第一耳后固定裝置和第二耳后固定裝置均為弧形結構。本實用新型采用一體式設計,外觀簡潔明了,使用方便,減少了多余復雜部件對患者造成的困擾。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或者醫療輔助裝置技術領域,主要涉及一種新型可調節鼻胃管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臨床對于鼻胃管的固定使用最多的固定方法是使用3M膠帶,將鼻胃管直接粘貼于患者鼻部,但由于患者鼻部出汗,膠帶常常很快就會脫落,影響固定效果。部分患者粘貼膠帶后還會出現紅腫、瘙癢等癥狀。少數醫院會采取繩子固定的方式,先用繩子固定鼻胃管再系于患者頭后。此種方式雖固定較膠帶固定牢固,但存在壓瘡風險,尤其是對于頭發剃去的病人,并且會增加患者的不適感。現有技術的鼻胃管固定裝置多數外觀較為復雜,部件較多,使用及攜帶不夠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可調節鼻胃管固定裝置,在確保有效固定鼻胃管的同時,更加注重佩戴時患者的舒適感,降低壓瘡等風險。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新型可調節鼻胃管固定裝置,包括固定座,固定座上設有鼻胃管固定槽,鼻胃管固定槽兩側的固定座上分別設有鼻胃管粘扣和粘扣卡槽,靠近粘扣卡槽的固定座的一側連接有第一可調節固定帶,靠近鼻胃管粘扣的固定座的一側連接有第二可調節固定帶。
作為優選,所述第一可調節固定帶遠離固定座的一端連接有第一連接帶,第一連接帶的另一端連接有第一耳后固定裝置;所述第二可調節固定帶遠離固定座的一端連接有第二連接帶,第二連接帶的另一端連接有第二耳后固定裝置;第一耳后固定裝置和第二耳后固定裝置均為弧形結構。
作為優選,所述第一耳后固定裝置遠離第一連接帶的另一端連接有粘扣接環;所述第二耳后固定裝置遠離第二連接帶的另一端連接有頭后固定帶,頭后固定帶的另一端連接有頭后粘扣;粘扣接環設有可穿插頭后粘扣的接環孔。
作為優選,所述第一可調節固定帶遠離固定座的端部設有卡裝第一連接帶的第一卡扣,第一連接帶設有與第一卡扣匹配的第一卡孔;第二可調節固定帶遠離固定座的端部設有卡裝第二連接帶的第二卡扣,第二連接帶設有與第二卡扣匹配的第二卡孔。
作為優選,所述鼻胃管粘扣的內端面設有鼻胃管粘扣毛面,粘扣卡槽上設有與鼻胃管粘扣毛面匹配的粘扣卡槽勾面。
作為優選,所述頭后粘扣靠近末端的外端面設有粘扣毛面,靠近粘扣毛面的頭后粘扣的外端面設有粘扣勾面。
作為優選,所述鼻胃管固定槽的內側設有若干個凸起。
作為優選,所述第一耳后固定裝置和第二耳后固定裝置上分別設有透氣孔。
作為優選,所述第一耳后固定裝置和第二耳后固定裝置均為軟硅膠材質。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采用一體式設計,外觀簡潔明了,使用方便,減少了多余復雜部件對患者造成的困擾。固定帶可伸縮調節,與耳后固定裝置相配合,更好的貼合人頭面部結構,更好的提升固定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頭后粘扣和粘扣接環的連接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大學,未經鄭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74348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