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自動對焦光路的調節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743301.8 | 申請日: | 2019-10-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741684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3 |
| 發明(設計)人: | 蔡開聰;范建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2B7/182 | 分類號: | G02B7/182;G09B23/22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林祥翔;郭鵬飛 |
| 地址: | 350007 ***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 對焦 調節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涉及實驗儀器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自動對焦光路的調節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頂面的中部分別安裝和固定連接有電動滑臺和精密光學電動升降臺,所述精密光學電動升降臺的頂面固定連接在支撐桿的底端,所述支撐桿的頂端固定連接在外殼底面的中部,所述外殼的中部固定套接有反光鏡,所述外殼頂面的左右兩側分別安裝有位置感應器和紅外距離感應器。該自動對焦光路的調節裝置,通過芯片計算激光入射的角度和高度等信息,再通過微型電機自動調節反光鏡的角度,升降臺調節對焦裝置的高度和小尺寸電動滑臺自動調節對焦裝置的位置,能夠實現快速精準的對焦,使激光光路的調節簡單高效。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實驗儀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動對焦光路的調節裝置。
背景技術
激光光路對焦裝置主要用于實驗室激光光路調節時起到對焦的作用,在現有技術中激光光路調整主要依靠手動調節,在將激光傳導到下一個反光鏡前,需要通過移動鏡架對反光鏡的位置進行調整并通過調節鏡架上的伸縮桿對下一個鏡片進行高度的調整,同時還需要通過鏡架上的鏡片調節旋鈕對反光鏡的角度進行調整,使激光能夠打在反光鏡的中心,達到對焦的目的,在調節時為了使光路更加精準的對焦到下一塊鏡片上還需借助光闌和調光紙,這一過程耗時較長,操作復雜,也需要操作者具有較豐富的操作經驗。
實用新型內容
為此,需要提供一種自動對焦光路的調節裝置,來解決激光光路對焦裝置對焦困難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發明人提供了一種自動對焦光路的調節裝置,包括底座、電動滑臺、精密光學電動升降臺、支撐桿以及外殼,所述底座頂面的中部分別安裝和固定連接有電動滑臺和精密光學電動升降臺,所述精密光學電動升降臺的頂面固定連接在支撐桿的底端,所述支撐桿的頂端固定連接在外殼底面的中部,所述外殼的中部固定套接有反光鏡,所述外殼頂面的左右兩側分別安裝有位置感應器和紅外距離感應器,所述外殼的中部安裝有位于反光鏡內腔的微型驅動電機,所述反光鏡背面的中部和微型驅動電機傳動連接,且外殼底面的右側安裝有芯片,所述底座頂面的中部固定連接有導軌。
進一步地,所述反光鏡的表面為光滑的平面。
進一步地,所述反光鏡在外殼的表面所能旋轉的角度為45度。
進一步地,所述導軌集成在底座的底板上,所述導軌由一種金屬材質的圓管構成。
進一步地,所述外殼所能活動的距離值等于導軌的長度值。
進一步地,所述芯片是外形為正方形的半導體元件,所述芯片安裝在外殼內腔底面的右側。
進一步地,所述外殼是長寬分別為20cm的正方形體,所述反光鏡的厚度值小于外殼的寬度值。
進一步地,所述外殼的中部開設有圓槽,所述反光鏡卡接在圓槽內。
區別于現有技術,上述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點:該自動對焦光路的調節裝置,通過芯片計算激光入射的角度和高度等信息,再通過微型電機自動調節反光鏡的角度,升降臺調節對焦裝置的高度和小尺寸電動滑臺自動調節對焦裝置的位置,能夠實現快速精準的對焦,使激光光路的調節簡單高效。該自動對焦光路的調節裝置,通過采用精密光學電動升降臺的設計,同時配合反光鏡的共同使用,使得裝置能夠對角度和高度進行調節計算,不僅高效實用,而且操作簡單,是本裝置可行性與實用性的體現。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底座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底座;
2、電動滑臺;
3、精密光學電動升降臺;
4、支撐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師范大學,未經福建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74330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