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車輛姿態主動調整系統及車輛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742221.0 | 申請日: | 2019-10-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222946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1 |
| 發明(設計)人: | 秦宇迪;鄒遠棘;孟令盛;毛爍源;王裕寧;侯之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清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0G17/015 | 分類號: | B60G17/015;B60G1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進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魏朋 |
| 地址: | 100084***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姿態 主動 調整 系統 | ||
1.一種車輛姿態主動調整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減振機構(200),所述第一減振機構(200)包括:
第一連桿(210),所述第一連桿(210)包括第一端(211)和第二端(212),所述第一端(211)用于與車橋(101)固定連接;
第一搖桿(220),所述第一搖桿(220)包括第三端(221)和第四端(222),所述第三端(221)與所述第一連桿(210)轉動連接,且所述第三端(221)位于所述第一端(211)和所述第二端(212)之間的中點,所述第四端(222)用于與車架(120)轉動連接;
第一曲柄(230),沿垂直于地面方向,所述第一曲柄(230)與所述第一搖桿(220)間隔平行設置,所述第一曲柄(230)包括第五端(231)和第六端(232),所述第五端(231)與所述第二端(212)轉動連接;
第一電機(240),所述第一電機(240)固定設置于所述車架(120),所述第一電機(240)的輸出軸與所述第六端(232)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電機(240)用于與整車控制器電連接,所述整車控制器通過所述第一電機(240)控制所述第一曲柄(230)旋轉角度,進而控制所述第一連桿(210)和所述第一搖桿(220)轉動角度,以減小所述車架(120)的振動;
所述第一端(211)和所述第二端(212)之間的距離為第一長度,所述第五端(231)和所述第六端(232)之間的距離為第二長度,所述第三端(221)和所述第四端(222)之間的距離為第三長度,所述第一電機(240)的輸出軸與所述第四端(222)之間的距離為第四長度,所述第一長度、所述第二長度、所述第三長度和所述第四長度的比例關系為5:1:2.5:2。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姿態主動調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桿(210)、所述第一曲柄(230)和所述第一搖桿(220)位于同一平面。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姿態主動調整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主動控制液壓桿(300),所述主動控制液壓桿(300)連接于所述第一連桿(210)、所述第一搖桿(220)、所述第一曲柄(230)或所述車架(120)中的任意兩個之間。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車輛姿態主動調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動控制液壓桿(300)的伸縮方向與所述地面的夾角為銳角。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姿態主動調整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第二電機(260),沿垂直于所述地面方向,所述第二電機(260)與所述第一電機(240)間隔設置于所述車架(120),所述第二電機(260)的輸出軸與所述第四端(222)固定連接。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姿態主動調整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第二減振機構(500),所述第二減振機構(500)的一端與所述車架(120)連接,所述第二減振機構(500)的另一端與所述車橋(101)連接,所述第二減振機構(500)與所述第一減振機構(200)相對設置于所述車架(120)的兩側。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車輛姿態主動調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減振機構(500)與所述第一減振機構(200)的結構尺寸相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清華大學,未經清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74222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陶瓷燈頭修坯夾持裝置
- 下一篇:一種中草藥加工用溫度可調式烘干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