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紡織機的除塵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696856.1 | 申請日: | 2019-10-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965992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0 |
| 發明(設計)人: | 張向陽;姚強;李建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棗陽中意紡織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8B1/00 | 分類號: | B08B1/00;B08B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圓嘉禾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李蘇 |
| 地址: | 441200 湖北省襄***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紡織機 除塵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紡織機的除塵裝置,包括動力機構,所述動力機構連接有兩個導桿機構,兩個所述導桿機構固定在支架機構上,兩個所述導桿機構上皆連接有毛刷,所述動力機構上連接有把手,所述支架機構固定在動力機構上,本實用新型結構新穎,使用方便,是一種新型且實用的紡織機的除塵裝置。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紡織機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紡織機的除塵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紡織機在運作的過程中經常與編織物摩擦,在摩擦過程中紡織物會掉落許多的纖維毛絮,并且在紡織機在運作的過程中,紡織物也會隨之產生振動,從而激起灰塵,使得紡織機在運作后會出現大量落塵的情況,灰塵的大量積累不僅會污染紡織物,還可能會對紡織機的線路造成不良影響,而現有的除塵手段中,利用毛刷進行手動除塵的方式最為常見,而該種方式不僅十分耗費人力,還存在手部受紡織機的空間限制導致除塵死角的出現,存在諸多不便,所以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紡織機的除塵裝置來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紡織機的除塵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除塵不便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紡織機的除塵裝置,包括動力機構,所述動力機構連接有兩個導桿機構,兩個所述導桿機構固定在支架機構上,兩個所述導桿機構上皆連接有毛刷,所述動力機構上連接有把手,所述支架機構固定在動力機構上,所述動力機構包括電機外殼、電機架、動力電機、圓盤、一號導桿和二號導桿,所述電機外殼內部通過電機架連接有動力電機,所述動力電機的輸出端上垂直固定有圓盤,所述圓盤兩側面互相遠離的一端上分別垂直連接有一號導桿和二號導桿。
優選的,所述導桿機構包括T型桿、一號架板、毛刷載板和二號架板,所述T型桿上設置有容槽,所述T型桿遠離容槽的一端上固定連接有一號架板,所述一號架板遠離T型桿的一側邊上固定連接有毛刷載板,所述毛刷載板遠離一號架板的一端上固定連接有二號架板。
優選的,所述支架機構包括上架、連接桿和架桿,所述上架的一側面兩端上皆垂直連接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遠離上架的一端上垂直連接有兩個架桿。
優選的,所述一號導桿和二號導桿分別插設在兩個導桿機構內的T型桿上的容槽內。
優選的,所述架桿分別滑動插設在一號架板和二號架板的滑槽內。
優選的,所述上架的一端焊接在電機外殼的一側邊上。
優選的,所述把手焊接在電機外殼的外側面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圓盤兩側的導桿分別設置在圓盤的兩端,所以當圓盤轉動時,導桿分別連接的導桿機構坐交錯的往復運動,繼而使得毛刷載板上的兩組毛刷也會做互相交錯的往復運動,大大增加除塵的效率,本實用新型設計的支架機構作為主體的架體結構,其主要連接兩個導桿機構和動力機構,使得本實用新型整體更加穩定,此外,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導桿與架桿的端頭皆可以安裝橡皮塞來放置其所連接的對應結構在運行的過程中掉落,本實用新型的導桿機構和兩個支架機構的厚度小于手持式的毛刷在使用時手所占用的寬度面積,方便了使用者利用本實用新型進行清灰,本實用新型結構新穎,使用方便,是一種新型且實用的紡織機的除塵裝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部分組合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支架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導桿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動力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圓盤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棗陽中意紡織有限公司,未經棗陽中意紡織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69685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預制柱與基礎搭接連接節點
- 下一篇:一種氣動擺盤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