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花生葉面噴施施肥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659405.0 | 申請日: | 2019-10-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982612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24 |
| 發明(設計)人: | 馬嬌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徽普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C23/04 | 分類號: | A01C23/04;B01F7/16;B01F1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30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花生 葉面 噴施 施肥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花生葉面噴施施肥裝置,涉及花生施肥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包括車體,所述車體的頂端設置有施肥箱,施肥箱的內腔底端中心設置轉軸,轉軸的下部套設有錐齒輪一,錐齒輪一嚙合有錐齒輪二,施肥箱的內腔下部設置有隔板,隔板的上方設置有過濾板,轉軸的頂端兩側對稱設置有弧形攪拌桿,弧形攪拌桿的底端均勻設置有若干攪散桿,施肥箱的內壁底端一側設置有噴藥水泵,噴藥水泵的頂端設置有抽水管,噴藥水泵的下部一側設置有出水軟管,出水軟管的端部通接有手持管。本實用新型通過過濾板、弧形攪拌桿和攪散桿的配合作用,使得肥料被溶解的更快、更徹底,使得噴施施肥的效果更好,花生葉片吸收的更快,吸收效果更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花生施肥技術領域,具體來說,特別涉及一種花生葉面噴施施肥裝置。
背景技術
花生的生長過程需要吸收營養元素,花生吸收營養元素的主要途徑有兩個,即根和葉。作物主要通過根吸收土壤或營養液中的營養供給花生生長發育,除根系之外,花生還可以通過莖葉吸收養分,葉的構造與根不同,葉片通過如下途徑進行營養元素吸收:一是通過主要分布于葉面的氣孔;二是葉表面角質層的親水小孔;三是通過葉片細胞的質外連絲,向根系表面一樣,通過主動吸收把營養物質吸收到葉片內部。
然而,目前的肥料多數為直接撒在植物的根部位置的土地上,然后使其慢慢融化在土地里,這樣施肥方式對氣候有一定個要求,環境應潮濕,且肥料溶解較慢,揮發量比較多,造成肥料的浪費,并且該種方式基本通過人工來撒肥料,不僅工作效率較低,而且增加了農民的負擔。
針對相關技術中的問題,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相關技術中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花生葉面噴施施肥裝置,以克服現有相關技術所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為一種花生葉面噴施施肥裝置,包括車體,所述車體的頂端設置有施肥箱,所述施肥箱的內腔底端中心設置轉軸,所述轉軸的下部套設有錐齒輪一,所述錐齒輪一嚙合有錐齒輪二,所述施肥箱的內腔下部設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上方設置有過濾板,所述轉軸的頂端兩側對稱設置有弧形攪拌桿,所述弧形攪拌桿的底端均勻設置有若干攪散桿,所述施肥箱的內壁底端一側設置有噴藥水泵,所述噴藥水泵的頂端設置有抽水管,所述噴藥水泵的下部一側設置有出水軟管,所述出水軟管的端部通接有手持管,所述手持管的端部設置有噴頭,所述手持管上設置有控制閥門,施肥箱的頂端設置有進料口,所述施肥箱的頂端一側設置有進氣口。
進一步地,所述施肥箱的內壁底端且位于所述轉軸的一旁設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頂端設置有電機,所述電機輸出軸設置有傳動桿,所述傳動桿與所述錐齒輪二固定連接,所述施肥箱的內壁底端且位于所述電機和所述錐齒輪二之間設置有軸承座,所述傳動桿貫穿所述軸承座。
進一步地,所述轉軸貫穿所述隔板與所述過濾板并延伸至其上方,且所述貫穿處均設置有軸承,所述過濾板為弧形。
進一步地,所述抽水管貫穿所述隔板并延伸至其上方,所述抽水管的上方均勻設置有若干通水孔,所述出水軟管貫穿所述施肥箱并延伸至其外部。
進一步地,所述施肥箱的上部一側設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施肥箱的中部另一側設置有觀察窗,所述施肥箱的下部一側安裝有安裝板。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徽普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安徽徽普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65940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低空作業的電纜夾緊裝置
- 下一篇:一種活體螺旋藻用的酶解反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