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聚醚的生產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646084.0 | 申請日: | 2019-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070043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24 |
| 發明(設計)人: | 曾君;陳烽;司宏振;宋南京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海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19/00 | 分類號: | B01J19/00;C08G65/28 |
| 代理公司: | 蕪湖安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王冰冰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蕪湖市鳩江***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生產 系統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聚醚的生產系統,包括逐級向后導送物料且形成單級自循環輸送物料以反應合成聚醚的三級反應裝置,每一級反應裝置均包括反應器、環氧乙烷噴霧器、物料噴霧器和將物料通過外循環導送向物料噴霧器的外循環輸送機構,所述環氧乙烷噴霧器和物料噴霧器設于反應器的頂端內壁,所述反應器的底端出口通過回流管與外循環輸送機構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的聚醚反應系統由三級反應裝置組成,每一級反應裝置只有大循環系統,每一級反應裝置的增長比小于4,初始傳質效率高,物料在反應系統內總停留時間不超過7h,聚醚產品的雙鍵保留率大于98%。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聚合物生產系統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聚醚的生產系統。
背景技術
用于聚羧酸減水劑母液合成的聚醚,是以烯基醇為起始劑,堿為催化劑,與環氧乙烷進行乙氧基化反應,通過調整加入起始劑和環氧乙烷的質量,可以得到不同分子量的聚醚。由于聚醚的雙鍵保留率對聚羧酸減水劑母液的性能影響較大,因此對用于生產聚醚的反應系統有較高的要求,反應系統的傳質效率越高,反應物料在反應系統內停留的時間越短,生產出來的聚醚雙鍵保留率越高,合成出來的聚羧酸減水劑母液性能越好。傳統反應裝置由兩級反應裝置組成,每一級反應裝置為了保證高體積增長比,起始物料加入的較少,需要采用大小雙循環噴霧系統。由于小循環循環量小,反應速度慢,導致整個反應周期較長,物料在反應系統內停留的時間長(超過10h),雙鍵保留率偏低(低于95%),影響聚醚的性能。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為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聚醚的生產系統,目的是提高傳質效率。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聚醚的生產系統,包括逐級向后導送物料且形成單級自循環輸送物料以反應合成聚醚的三級反應裝置,每一級反應裝置均包括反應器、環氧乙烷噴霧器、物料噴霧器和將物料通過外循環導送向物料噴霧器的外循環輸送機構,所述環氧乙烷噴霧器和物料噴霧器設于反應器的頂端內壁,所述反應器的底端出口通過回流管與外循環輸送機構連接。
所述外循環輸送機構包括外循環輸送管路、設于外循環輸送管路上的外循環泵和外循環換熱器。
所述三級反應裝置包括一個第一級反應裝置、兩個第二級反應裝置和四個第三級反應裝置,所述第一級反應裝置的外循環管路通過第一支管與朝向兩個第二級反應裝置的外循環管路分流輸送物料的第一分流管路連接,兩個第二級反應裝置的外循環管路分別通過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與朝向四個第三級反應裝置的外循環管路分流輸送物料的第二分流管路連接。
所述環氧乙烷噴霧器設于物料噴霧器的上方。
通過設于反應器頂端的環氧乙烷輸送管路向環氧乙烷噴霧器輸送環氧乙烷。
所述回流管上設有單向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專利的聚醚反應系統由三級反應裝置組成,每一級反應裝置只有大循環系統,每一級反應裝置的增長比小于4,初始傳質效率高,物料在反應系統內總停留時間不超過7h,聚醚產品的雙鍵保留率大于98%。
附圖說明
本說明書包括以下附圖,所示內容分別是: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的局部放大圖。
圖中標記為:
1、第一級反應裝置,2、第二級反應裝置,3、第三級反應裝置,4、反應器,5、環氧乙烷噴霧器,6、物料噴霧器,7、回流管,8、外循環輸送管路,9、外循環泵,10、外循環換熱器,11、第一支管,12、第一分流管路,13、第二支管,14、第三支管,15、第二分流管路。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海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海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64608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