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縫皮輔助持針鉗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633423.1 | 申請日: | 2019-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784487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9 |
| 發明(設計)人: | 趙海濤;戴瑋;江桂林;車兆平;張姣;王星星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海濤;戴瑋 |
| 主分類號: | A61B17/06 | 分類號: | A61B17/06;A61B17/2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2004 江蘇省連云港市海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輔助 持針鉗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縫皮輔助持針鉗,縫皮輔助持針鉗由一對鉗臂鉸接形成,鉗臂的后端設有鉗柄,鉗臂分為上鉗臂和下鉗臂,上鉗臂的前端設有下鉗頭,下鉗頭前部設有齒牙,所述下鉗臂的前端設有上鉗頭,上鉗頭前部設有齒槽,鉗頭上設有紋路;縫皮輔助持針鉗帶齒牙和齒槽的鉗頭有利于夾持皮膚,與普通血管鉗外形相似,有利于手術醫生更快的上手,符合手術醫生的平時手術習慣;尤其重要的是利用縫皮輔助持針鉗的杠桿原理手術醫生可以使用非常小的力氣,鉗頭上設有的交叉紋路可以更牢靠的加持縫針;使用本器械可以避免頻繁更換有齒鑷和血管鉗,減少手術時間,有極強的推廣應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手術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縫皮輔助持針鉗。
背景技術
目前手術醫生縫皮一般用兩種器械,第一種是有齒鑷。第二種是血管鉗。
有齒鑷的優點是頭端是有齒的,在夾持固定皮膚的同時,對于皮膚的損害是最小的。但是由于本身設計的原理,有齒鑷是靠醫生手指用力夾持組織和縫針的,往往需要醫生手指克服有齒鑷本身向外的彈力。
(由于血管鉗本身的杠桿原理)血管鉗的優點是縫合皮膚時出針后夾持針的力度是有齒鑷無法比擬的。特別是對于腹部正中切口縫合白線時,由于進針的角度的原因,進針后拔針,需要非常大的夾持力。對于使用普通有齒鑷縫合,往往大部分情況下縫針是非常容易滑脫的。這時往往需要用改用血管鉗來夾持縫針。
血管鉗縫皮的時候的缺點是,血管鉗頭端的齒紋對于縫合的皮膚,是一種壓榨損傷。其實當時看不出來,縫合后一兩天,切口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皮膚損害的現象,如皮膚青紫、血管鉗齒痕、局部缺血等表現。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種縫皮輔助持針鉗,既有縫皮時,保證對皮膚的夾持力,減少對皮膚的損害,又能在拔針時,順利使用較小的力量,把縫針加持牢靠。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縫皮輔助持針鉗,縫皮輔助持針鉗由一對鉗臂鉸接形成,鉗臂的后端設有鉗柄,鉗臂分為上鉗臂和下鉗臂,上鉗臂的前端設有下鉗頭,下鉗頭前部設有齒牙,所述下鉗臂的前端設有上鉗頭,上鉗頭前部設有齒槽,鉗頭上設有紋路。
優選地,所述紋路為交叉式紋理。
優選地,所述上鉗臂和下鉗臂之間通過銷軸連接。
優選地,所述上鉗臂和下鉗臂上設有鎖緊齒。
優選地,所述縫皮輔助持針鉗采用金屬材料。
優選地,所述鉗柄為圓環狀。
通過從而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
縫皮輔助持針鉗帶齒牙和齒槽的鉗頭有利于夾持皮膚,與普通血管鉗外形相似,有利于手術醫生更快的上手,符合手術醫生的平時手術習慣。
尤其重要的是利用縫皮輔助持針鉗的杠桿原理手術醫生可以使用非常小的力氣,鉗頭上設有的交叉紋路可以更牢靠的夾持縫針。
使用本器械可以避免頻繁更換有齒鑷和血管鉗,減少手術時間,有極強的推廣應用前景。
附圖說明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描述。
圖1是縫皮輔助持針鉗結構圖。
圖2是下鉗頭齒牙結構圖。
圖3是上鉗頭齒槽結構圖
其中:
1、鉗柄;2、鉗臂;3、上鉗頭;4、銷軸;5、下鉗頭,6、齒槽,7、齒牙,8、鎖緊齒,9、紋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海濤;戴瑋,未經趙海濤;戴瑋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63342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健康體檢中心護理用推車
- 下一篇:一種智能人體監測內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