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內鏡縫合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622182.0 | 申請日: | 2019-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511910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8 |
| 發明(設計)人: | 徐貝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桐高創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17/04 | 分類號: | A61B17/04;A61B1/273;A61B1/31;A61B1/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聚邦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69 | 代理人: | 王杰 |
| 地址: | 311500 浙江省杭州市桐廬縣***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縫合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內鏡縫合器,包括:第一牽引繩、第二牽引繩、延長軟管和內鏡;所述第一牽引繩和第二牽引繩的一端均設置有提拉環,另一端均貫穿延長軟管的內腔且分別進入內鏡上開設的第一活檢孔和第二活檢孔向外延伸,所述第一牽引繩的自由端鉸接有鉗柄,所述第二牽引繩的自由端鉸接有掛鉤,且掛鉤的外側卡接有套繩,所述內鏡的內部嵌設有鏡頭。本實用新型中,該內鏡縫合器采用三個鉗柄的夾取效果,可以將消化道內壁的缺損處皮膚進行穩定的夾取操作,從而便于將套繩套接在皮膚凸起處,對缺損處的皮膚進行縫合處理,同時套繩在縫合后也無需進行切斷操作,即可實現套繩的穩定加固作用,最大化的提高了內鏡縫合器的操作靈活性。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內鏡縫合器。
背景技術
內鏡縫合器用于胃腸內部手術縫合,使用時,內鏡縫合器通過內鏡進入人體的胃腸中,通過對腸胃處缺損處外側的皮膚進行夾取后,通過縫合繩對夾取的皮膚進行縫合,從而確保縫合的完整性。
然而現有的內鏡縫合器在對腸胃內壁缺損處皮膚進行縫合時,通常都是采用多個獨立結構的金屬夾頭對缺損處外側的皮膚進行夾取處理,需要醫療人員多次重復的進行夾取操作,或者采用兩個對稱結構的金屬夾頭進行夾取,這種夾取方式無法將缺損處的皮膚全面均勻的夾取住,導致手術縫合的效果不佳,降低了醫療手術的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內鏡縫合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內鏡縫合器,包括:第一牽引繩、第二牽引繩、延長軟管和內鏡;
所述第一牽引繩和第二牽引繩的一端均設置有提拉環,另一端均貫穿延長軟管的內腔且分別進入內鏡上開設的第一活檢孔和第二活檢孔向外延伸;
所述第一牽引繩的自由端鉸接有鉗柄,所述第二牽引繩的自由端鉸接有掛鉤,且掛鉤的外側卡接有套繩;
所述內鏡的內部嵌設有鏡頭。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還包括第一約束管;
所述第一約束管套接在第一牽引繩上且靠近鉗柄的一端;
所述第一約束管的外壁直徑小于第一活檢孔的內壁直徑。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鉗柄的數量為三個,三個所述鉗柄均為L形結構;
三個所述鉗柄的較短邊內壁均設置有凸塊,且凸塊的截面為梯形結構,其外側長度小于內側長度。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還包括第二約束管;
所述第二約束管套接在第二牽引繩上且靠近掛鉤的一端;
所述第二約束管的外壁直徑小于第二活檢孔的內壁直徑。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還包括防脫管;
所述防脫管套接在套繩上且靠近掛鉤的一側;
所述防脫管的兩端開口處內壁均嵌設有彈性網;
所述防脫管的內壁設置有夾持塊,且夾持塊上靠近掛鉤的一側外壁為粗糙結構,另一側外壁為平滑結構。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還包括油脂膜;
所述油脂膜粘貼在內鏡的外壁且位于鏡頭的外側;
所述油脂膜的橫截面面積大于鏡頭的橫截面面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桐高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杭州桐高創新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62218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自動調節回位量的低拖滯卡鉗結構
- 下一篇:一種全自動洛氏加荷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