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插銷式軌道監測棱鏡固定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585562.1 | 申請日: | 2019-09-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079788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24 |
| 發明(設計)人: | 王少果;江學全;徐幼成;戴術寶;翟云鋒;張廣進;吳衛澤;胡永暉;唐建章;陳長青;陳達元;單天宇;竇冉;饒舒偉;潘彪;孫敏;皮廣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上鐵地方鐵路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B35/12 | 分類號: | E01B35/1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創智天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陳昌娟 |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插銷 軌道 監測 棱鏡 固定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插銷式軌道監測棱鏡固定裝置,包括夾持結構、調向塊和監測棱鏡,本裝置可有效固定監測棱鏡和鐵軌、不影響列車運行,列車行駛時監測點不松動、縮短超出鋼軌的長度,盡量減少了工人作業時對監測點的碰動、通過裝置上的銷子插入預留孔實現監測棱鏡的全方向調整,保證了測量時具有最佳觀測角度,是一套可靠的鐵軌?棱鏡固定裝置。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鐵路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插銷式軌道監測棱鏡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涉鐵工程施工需要對既有鐵路的幾何形態進行監測,為保證運營鐵路安全,要求對鐵路軌道進行實時、高精度位移監測。現行人工測量的方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要求,需要利用自動化監測的方式進行軌道監測。采用自動測量機器人進行測量,為此如何將監測棱鏡與鐵軌實現牢固的連接是急需解決的重點問題,還需要保證安裝的棱鏡不會對運行鐵路造成影響、盡量避免線上工人作業時對監測點的碰動、同時實現觀測棱鏡安裝前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姿態,保證安裝后測量時具有更好的觀測角度。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插銷式軌道監測棱鏡固定裝置。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插銷式軌道監測棱鏡固定裝置,包括夾持結構、調向塊和監測棱鏡;
所述夾持結構包括內側夾持塊、外側夾持塊、螺桿和螺母,所述內側夾持塊和外側夾持塊分別設置于軌道一側鋼軌軌底的內外兩側,所述內側夾持塊與螺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外側夾持塊設置有與鋼軌軌底翼緣相吻合的凹槽,并設有供螺桿穿過的過孔,所述外側夾持塊朝外一側對稱設置有2個插銷,所述螺母設置于螺桿的螺紋端;
所述調向塊設置于外側夾持塊與螺母之間,同樣設有供螺桿穿過的過孔,并設有位于同一圓周上的插銷孔;
所述監測棱鏡通過支撐桿設置于調向塊上。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支撐桿上設置有用于防止監測棱鏡松動的緊固螺母。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螺桿與內側夾持塊之間采用焊接固定。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外側夾持塊和調向塊截面均為圓形。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支撐桿可為螺紋桿,通過旋轉螺紋調節監測棱鏡的朝向。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支撐桿可制作為伸縮桿,用于調節監測棱鏡的高度。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插銷孔為對稱設置,兩側各設置7個。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螺母為六角螺母。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內側夾持塊、外側夾持塊均為鋁質。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監測棱鏡為徠卡直角小棱鏡。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為:
本裝置可有效固定監測棱鏡和鐵軌、不影響列車運行,列車行駛時監測點不松動、縮短超出鋼軌的長度,盡量減少了工人作業時對監測點的碰動、通過裝置上的銷子插入預留孔實現監測棱鏡的全方向調整,保證了測量時具有最佳觀測角度,是一套可靠的鐵軌-棱鏡固定裝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一。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二。
圖3為調向塊結構示意圖。
圖4為外側夾持塊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上鐵地方鐵路開發有限公司,未經安徽上鐵地方鐵路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58556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