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五金零件加工除銹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569174.4 | 申請日: | 2019-09-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633462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9 |
| 發明(設計)人: | 蔡燕芳;陳鑫淑;儲晨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東科復合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27/033 | 分類號: | B24B27/033;B24B41/00;B24B41/06;B24B41/02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策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322 | 代理人: | 周錦全 |
| 地址: | 224000 江蘇省鹽城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五金 零件 加工 除銹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五金加工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五金零件加工除銹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壁固定連接有第一電機,第一電機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固定連接有軸桿,軸桿的外壁固定連接有葉片,底座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攪拌池,底座的頂部開設有進料口,底座的內壁固定連接有第一轉軸,第一轉軸的外壁固定連接有活動板,底座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支撐柱,支撐柱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滑軌。該五金零件加工除銹裝置,達到了實用性和工作效率高的目的,解決了一般五金零件加工除銹裝置實用性較低且工作效率不理想的問題,多重打磨結構提高了裝置的除銹效率,保證了五金零件的質量和性能,減少了生產成本,滿足了人們的使用需求。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五金加工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五金零件加工除銹裝置。
背景技術
五金配件指用五金制作成的機器零件或部件,以及一些小五金制品,它可以單獨用途,也可以做協助用具,例如五金工具、五金零部件、日用五金和建筑五金以及安防用品等,小五金產品大都不是最終消費品,而是作為工業制造的配套產品和半成品以及生產過程所用工具等等,只有一小部分日用五金產品是人們生活必須的工具類消費品。
五金零件在存儲時常常會因為空氣中的水分和濕度等因素受到影響,使金屬零件的表面氧化生銹,不及時除銹會降低五金零件的質量和性能,所以在使用前需要對五金零件進行除銹處理,現有對五金零件除銹的方式,一般為人工打磨除銹,工作效率較低,且耗費大量勞動力,除銹效果并不理想。
實用新型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五金零件加工除銹裝置,具備實用性和工作效率高等優點,解決了一般五金零件加工除銹裝置實用性較低且工作效率不理想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上述該五金零件加工除銹裝置實用性和工作效率高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五金零件加工除銹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壁固定連接有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固定連接有軸桿,所述軸桿的外壁固定連接有葉片,所述底座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攪拌池,所述底座的頂部開設有進料口,所述底座的內壁固定連接有第一轉軸,所述第一轉軸的外壁固定連接有活動板,所述底座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支撐柱,所述支撐柱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滑軌,所述滑軌的內壁活動連接有滑塊,所述滑塊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活動臂,所述活動臂的一側開設有凹槽,所述活動臂的內壁固定連接有第二電機,所述第二電機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固定連接有第一打磨頭,所述活動臂的外壁固定連接有第二轉軸,所述第二轉軸的外壁固定連接有防護板,所述支撐柱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支撐臂,所述支撐臂的內壁固定連接有第三電機,所述第三電機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固定連接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的底部活動連接有轉珠,所述轉珠的外壁固定連接有第二打磨頭,所述活動臂的外壁開設有卡槽,所述防護板的外壁固定連接有彈簧,所述彈簧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活動塊。
優選的,所述第一轉軸的數量為兩個,且兩個第一轉軸以進料口的垂直中線為對稱軸對稱設置,所述第一轉軸與活動板的接觸位置設置有單向閥,所述活動板的轉動角度為零度至九十度。
優選的,所述凹槽為弧形凹槽,且凹槽的內壁設置有打磨層。
優選的,所述防護板為凹形防護板,且防護板的轉動角度為零度至一百八十度。
優選的,所述支撐架為弧形支撐架,且支撐架和第二打磨頭組合的形狀大小與凹槽的形狀大小均相互匹配。
優選的,所述轉珠的數量為三個,且三個轉珠等間距設置在支撐架的底部。
優選的,所述活動塊的形狀大小與卡槽的形狀大小均相互匹配,且卡槽的寬度小于活動塊的長度。
(三)有益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五金零件加工除銹裝置,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東科復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東科復合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56917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