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無人機發動機柔性起動電源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556872.0 | 申請日: | 2019-09-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608922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2 |
| 發明(設計)人: | 徐太強;周明剛;劉朝暉;王智;衛家茹;陳偉;楊根;何勇吉;岳姍姍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M3/10 | 分類號: | H02M3/10;F02C7/2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92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無人機 發動機 柔性 起動 電源 系統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無人機發動機柔性起動電源系統,包括控制計算機、采集模塊、可遠控二次直流電壓電源,所述采集模塊包括氣壓傳感器、溫度傳感器、電流傳感器、電壓傳感器;所述可遠控二次直流電壓電源包括電源控制模塊,所述控制計算機分別與氣壓傳感器、溫度傳感器,且控制計算機與電源控制模塊通信連接;所述電源控制模塊分別連接電流傳感器、電壓傳感器連接。本實用新型起動過程中的電流最大值遠低于現有技術中的兩種起動方式,且更改代價極小,設備體積和重量均低于電機電樞中串聯附加電阻進行分級起動的方式,操作簡單,通過軟件自動修正起動曲線滿足了發動機在不同環境的起動需求,響應性能也大大提高。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發動機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無人機發動機柔性起動電源系統。
背景技術
航空發動機是飛機的核心部件,它的地面起動過程必須借助于外界動力源,因為這時沒有空氣流過發動機,如果向燃燒室噴油點火將會使發動機部件燒傷而轉子不會有效運轉。只有當發動機達到一定的轉速后,燃燒室內才能建立起穩定燃燒所需要的氣流流量、壓力和溫度。
完成發動機起動過程的系統稱為發動機起動系統,起動系統的動力源有多種形式,目前應用較多的起動系統為電起動系統。電起動系統一般采用直流電動機起動,由于起動電流比較大,為防止電動機和起動設備被損壞,采用了在電機電樞中串聯附加電阻進行分級起動的方式,在起動過程中,起動電阻隨著電動機轉速的增高需要逐級切除。這種起動方式在電阻切換過程中仍然存在電流沖擊,并且附加電阻裝置體積和重量都較大,附加電阻裝置阻值確定后就無法更改,要調節起動過程的參數只能重新更換電阻裝置。
另一種是直接給發動機提供恒壓起動電源,這種起動方式存在很大的電流沖擊,且不能夠調節發動機在起動各個階段的轉速,而發動機各起動階段的轉速都是有嚴格限制了,過高或過低都容易造成發動機起動失敗。這兩種起動方式都會存在很大的沖擊電流,大沖擊電流不但會造成發動機起動過程振動過大損壞傳動軸還存在能源浪費。
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使用PWM調節起動電源電壓的技術逐步應用在新一代發動機起動系統中,這種技術實現了發動機無極柔性起動。PWM調壓起動可根據發動機需求精確控制輸出電壓,可控制發動機在最佳的轉速下點火,消除了點火困難問題;同時PWM調壓起動精確控制起動電源輸出平滑的電壓曲線避免了大電流沖擊,另外PWM技術調壓裝置效率高體積小,能節省寶貴的機載設備重量和空間。
基于此技術,設計開發了一種無人機發動機柔性起動電源系統,通過閉環反饋精確控制輸出電壓,反饋環中的參數是根據環境、硬件等因素動態變化,通過合理篩選動態變化參數,減小輸出電壓波動幅值,形成一條穩定的電壓輸出曲線。有效提高了發動機的起動成功率。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無人機發動機柔性起動電源系統,本實用新型通過控制可遠控二次直流電壓電源輸出發動機起動電壓,以起動發動機,實現起動電壓的無極調節,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問題,具有較好的實用性。
本實用新型主要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無人機發動機柔性起動電源系統,包括控制計算機、采集模塊、可遠控二次直流電壓電源,所述采集模塊包括氣壓傳感器、溫度傳感器、電流傳感器、電壓傳感器;所述可遠控二次直流電壓電源包括電源控制模塊,所述控制計算機分別與氣壓傳感器、溫度傳感器,且控制計算機與電源控制模塊通信連接;所述電源控制模塊分別連接電流傳感器、電壓傳感器連接。
為了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所述控制計算機包括計算機控制板、AD采集卡、RS422卡,所述計算機控制板通過AD采集卡分別與氣壓傳感器、溫度傳感器連接;所述計算機控制板通過RS422卡與電源控制模塊通信連接。
為了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所述氣壓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分別設置在環境中。
為了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所述電流傳感器、電壓傳感器分別安裝在可遠控二次直流電壓電源的電源輸出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55687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