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座椅及電動獨輪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540002.4 | 申請日: | 2019-09-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707759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9 |
| 發明(設計)人: | 林鴻貴 | 申請(專利權)人: | 林鴻貴 |
| 主分類號: | B62K11/00 | 分類號: | B62K11/00;B62J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孫志一 |
| 地址: | 523900 廣東省東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座椅 電動 獨輪車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座椅及電動獨輪車,涉及座椅技術領域,包括:坐騎部,座椅側部,支撐定位部;所述坐騎部構造為所述座椅的上表面;所述座椅側部設置于所述坐騎部下方,且所述座椅側部設置于沿所述坐騎部的寬度方向兩端;所述支撐定位部設置于所述座椅底部,適于對所述座椅提供支撐;所述支撐定位部包括:支撐導槽,所述支撐導槽設置于所述座椅底部沿寬度方向的中間位置,且構造為沿所述座椅長度方向的通槽。本實用新型所述座椅能夠根據使用者的需求,進行自由拆卸或拼裝,從而使所述電動獨輪車能夠在坐騎與站騎之間自由切換。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涉及座椅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座椅及電動獨輪車。
背景技術
自平衡電動獨輪車是一種電力驅動、具有自我平衡功能的代步工具,具有節能、環保、便攜等優點,在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交通擁堵也成了普遍現象,電動獨輪車能夠實現短距離代步的作用,代替自行車和電動車作為交通工具,同時在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的背景下,電動獨輪車作為一種新型環保型代步工具,能夠代替公交和地鐵,降低空氣污染,緩解交通壓力,滿足每日通勤或閑暇代步的目的。電動獨輪車體形小巧、質量輕,可直接放進汽車后備箱,提到家里或是辦公室,易于攜帶。
現有技術中,電動獨輪車通常為站騎式電動獨輪車,需要站立騎行,長時間站立騎行會使使用者感到疲憊,且新手在學習過程中,難以保持左右的平衡,站立在較高的位置,容易摔倒摔傷;除此之外,如果將座椅固定在電動獨輪車上,對于不需要坐騎的使用者或者希望能夠在坐騎與站騎之間自由切換的使用者來說,將座椅固定在電動獨輪車無疑是一種極為不便的事情。
因此,急需提供一種能夠坐騎的電動獨輪車,且能夠在坐騎與站騎之間自由切換的電動獨輪車。
實用新型內容
為此,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座椅,以解決電動獨輪車無法坐騎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第一方面,一種座椅,包括:坐騎部,座椅側部,支撐定位部;
所述坐騎部構造為所述座椅的上表面;
所述座椅側部設置于所述坐騎部下方,且所述座椅側部設置于沿所述坐騎部的寬度方向兩端;
所述支撐定位部設置于所述座椅底部,適于對所述座椅提供支撐;所述支撐定位部包括:
支撐導槽,所述支撐導槽設置于所述座椅底部沿寬度方向的中間位置,且構造為沿所述座椅長度方向的通槽。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定位部還包括:第一支撐柱,所述第一支撐柱設置于所述座椅沿長度方向的至少其中一端,所述第一支撐柱構造為柱狀結構,且所述第一支撐柱的底部包括第一支撐面。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定位部還包括:第二支撐柱,所述第二支撐柱設置于所述座椅沿寬度方向的至少其中一端,所述第二支撐柱構造為柱狀結構,且所述第二支撐柱的底部包括第二支撐面。
進一步地,所述座椅底部設置有兩個所述第二支撐柱,兩個所述第二支撐柱分別設置于所述支撐導槽兩側。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撐柱與兩個所述第二支撐柱承三角形式設置。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第二方面,一種電動獨輪車,所述電動獨輪車具有如上述所述的座椅,所述座椅可拆卸式安裝于所述電動獨輪車上。
進一步地,所述電動獨輪車還包括:
支撐攜拎部,所述支撐攜拎部設置于車身本體頂面,所述支撐攜拎部包括支撐肩;所述支撐肩適于對所述座椅底部的所述支撐定位部進行支撐,且所述支撐肩與所述支撐定位部相契合。
進一步地,所述電動獨輪車還包括:推行組件,所述推行組件設置于所述車身本體的車頭側或車尾側,所述推行組件包括:伸縮桿,推拉把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林鴻貴,未經林鴻貴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54000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子商務專用物流揀貨平臺
- 下一篇:一種亞克力竹木T形尺用生產用拋光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