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引線絕緣控制桿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520758.2 | 申請日: | 2019-09-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200568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27 |
| 發明(設計)人: | 殷圣彬;陳渝平;張毅;張亮;向洪;魏進福;曾愛澎;劉慶;王磊;田歡;蔣銳;羅樂毅;陳紅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南岸供電分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H3/02 | 分類號: | H01H3/02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嘉允啟行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43 | 代理人: | 胡柯 |
| 地址: | 400060 ***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引線 絕緣 控制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引線絕緣控制桿,所述控制桿包括操作桿和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套設于所述操作桿的一端;所述控制部包括連接部和第一操作部,所述連接部的一端套設于所述操作桿的一端,所述第一操作部的一端設置在所述連接部上,所述第一操作部沿所述連接部的徑向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操作部的另一端上設置有第一鉤形操作端,所述第一操作部用于操作引線至絕緣安全距離。本實用新型的引線絕緣控制桿可以通過第一操作部操作引線至絕緣安全距離,從而增大帶電作業人員對帶電體的凈空距離,解決帶電作業過程中隔離開關下樁頭引線的擺動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氣工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引線絕緣控制桿。
背景技術
現有的供電線路帶電作業過程中,隔離開關拉開后,因為人為原因或者起風等因素會造成隔離開關下樁頭引線的擺動,從而引起引線的相間短路或者對地短路,進而引起檢修事故,輕則設備燒壞,重則引起人身事故,因此需要解決帶電作業過程中隔離開關下樁頭引線的擺動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引線絕緣控制桿,用于增大帶電作業人員對帶電體的凈空距離,解決帶電作業過程中隔離開關下樁頭引線的擺動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這樣的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引線絕緣控制桿,所述控制桿包括操作桿4和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套設于所述操作桿4的一端;
所述控制部包括連接部1和第一操作部2,所述連接部1的一端套設于所述操作桿4的一端,所述第一操作部2的一端設置在所述連接部1上,所述第一操作部2沿所述連接部1的徑向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操作部2的另一端上設置有第一鉤形操作端,所述第一操作部2用于操作引線至絕緣安全距離。
可選的,所述操作桿4采用絕緣材質制成。
可選的,所述控制部包括第二操作部3,所述第二操作部3套設在所述連接部1上、靠近所述操作桿4的一端,所述第二操作部3還包括第二鉤形操作端,所述第二操作部3用于將引線間的絕緣距離操作至絕緣安全距離。
可選的,所述第一鉤形操作端與所述第二鉤形操作端相對設置。
可選的,所述第一操作部2沿所述連接部1的徑向方向延伸的距離大于所述第二操作部3沿所述連接部1的徑向方向延伸的距離。
可選的,所述連接部1的另一端上設置有貫穿螺紋12,所述第一操作部2通過所述貫穿螺紋12套設在所述連接部1上,所述貫穿螺紋12還用于調節所述第一操作部2與所述第二操作部3之間的軸向距離。
可選的,所述連接部1的一端通過連接螺紋11套設于所述操作桿4的一端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的引線絕緣控制桿可以通過第一操作部操作引線至絕緣安全距離,從而增大帶電作業人員對帶電體的凈空距離,解決帶電作業過程中隔離開關下樁頭引線的擺動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優點、目標和特征在某種程度上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進行闡述,并且在某種程度上,基于對下文的考察研究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將是顯而易見的,或者可以從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中得到教導。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附圖說明如下:
圖1為本實用新型引線絕緣控制桿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出一種引線絕緣控制桿,所述控制桿包括操作桿4和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套設于所述操作桿4的一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南岸供電分公司,未經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南岸供電分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52075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拔套管和電壓檢測機構及生產線
- 下一篇:大面積LED光源封裝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