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井下一孔多用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488302.2 | 申請日: | 2019-09-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564501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蒲治國;丁湘;張坤;朱磊;吳玉意;劉成勇;宋立平;賀曉浪;段東偉;謝朋;柯賢敏;劉溪;黃海魚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47/00 | 分類號: | E21B47/00;E21B47/06;E21B33/13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陳翠蘭 |
| 地址: | 710054 陜西省西安市***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井下 多用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井下一孔多用裝置,包括兩個橡膠止水膠囊、高壓注漿管、高壓注水管及兩個套管等;高壓注漿管和高壓注水管均設置在第一套管內,高壓注漿管的一端與密封艙連通,另一端伸出至第一套管外,高壓注漿管用于向密封艙注漿,固化后形成注漿固管段,高壓注水管的一端分別與兩個橡膠止水膠囊連通,另一端伸出至第一套管外,高壓注水管用于向兩個橡膠止水膠囊注水加壓。本實用新型實現了井下一個鉆孔對兩個直接充水含水層分層測壓、分層取水,達到了對兩個含水層的水壓、水質實時監測的目的,避免了每個含水層單獨施工鉆孔監測一孔僅能監測量含水層混合壓力和混合水質的問題,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具有很好的推廣應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煤礦防治水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井下一孔多用裝置。
背景技術
礦井開采以后頂板圍巖受采動破壞影響形成導水裂縫帶,在導水裂縫帶作用下,當導水裂縫波及到上覆含水層時,將會引起上覆含水層地下水沿裂縫涌入井下,為了確保礦井安全生產,必須實時監測直接充水含水層水壓及水質變化情況,從而分析研究地下含水層之間的水力聯系情況,為礦井水害防治提供科學支撐。當直接充水含水層存在兩層含水時,需分別測定各含水層的水壓及水質變化情況,目前采用一孔測定其兩層含水層的混合壓力和混合水質或施工兩個鉆孔分別監測兩個含水層壓力和水質,無法實現一孔分層監測兩含水層的目的,施工兩孔分別監測含水層又大大增加了生產成本,且影響生產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目前在井下施工測壓孔無法實現分層測壓、分層取水的技術難題,提供了一種井下一孔多用的裝置,解決了分層測壓、分層取水的問題,使得可以直接充水含水層分層測壓、分層取質化驗,從而大大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井下一孔多用裝置,包括密封艙上端頭橡膠止水膠囊、高壓注漿管、高壓注水管、密封艙下端頭橡膠止水膠囊、第一套管、第二套管及孔口裝置;其中,
使用狀態時,依次自煤層、第一隔水層、第一目標含水層、第二隔水層和第二目標含水層開設有階梯鉆孔,第二套管的管徑大于第一套管的管徑,第二套管的一端伸入至煤層與第一隔水層的階梯鉆孔內,另一端伸出至階梯鉆孔外,第一套管套裝在第二套管內,其一端伸入至第二隔水層的階梯鉆孔內,另一端伸出至第二套管外,并通過孔口裝置與第二套管伸出至階梯鉆孔外的部分連接;
密封艙上端頭橡膠止水膠囊套裝在靠近第二隔水層和第二目標含水層交界處的第一套管上,密封艙下端頭橡膠止水膠囊套裝在靠近第二隔水層和第一目標含水層交界處的第一套管上,兩個橡膠止水膠囊、第一套管以及孔壁之間形成密封艙;
高壓注漿管和高壓注水管均設置在第一套管內,高壓注漿管的一端與密封艙連通,另一端伸出至第一套管外,高壓注漿管用于向密封艙注漿,固化后形成注漿固管段,高壓注水管的一端分別與兩個橡膠止水膠囊連通,另一端伸出至第一套管外,高壓注水管用于向兩個橡膠止水膠囊注水加壓。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在于,密封艙上端頭橡膠止水膠囊和密封艙下端頭橡膠止水膠囊均通過膠囊箍筋套裝在第一套管上。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在于,孔口裝置包括套裝在第二套管上的第一法蘭盤,用于連接第二套管與第一套管的第二法蘭盤,安裝在第一套管出入口處的第三法蘭盤,安裝在第二套管側壁出口處的第四法蘭盤,以及安裝在第一套管側壁出口處的第五法蘭盤。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在于,第二套管側壁出口處安裝有第一壓力表和第一球閥;第一套管側壁出口處安裝有第二壓力表和第二球閥。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在于,還包括套管防下滑裝置,其包括安裝在第二法蘭盤上的連接環,安裝在第一套管的卡箍,用于連接卡箍和連接環的螺栓及連接鏈。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在于,高壓注漿管的一端通過注漿管閥門與密封艙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48830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雙層聚四氟乙烯管預成型裝置
- 下一篇:可翻折帶動力滾輪架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