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自動化生產裝置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485359.7 | 申請日: | 2019-09-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588448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2 |
| 發明(設計)人: | 黃挺爽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挺爽 |
| 主分類號: | B23Q41/02 | 分類號: | B23Q41/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眾鼎專利商標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石慧 |
| 地址: | 524299 廣東省湛江***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化 生產 裝置 系統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自動化生產裝置,包括上流水線和下流水線,下流水線設置在上流水線的下方,上流水線包括第一輸送機構、下壓裝置以及第二輸送機構,第一輸送機構和第二輸送機構分別設置在下壓裝置的兩側,下流水線用于將若干第一載具依次輸送并停留在下壓裝置正對于下流水線的區域;本實用新型還提供的一種自動化生產系統,包括權利要求一種自動化生產裝置,自動化生產裝置設置有若干個,所有自動化生產裝置中的上流水線和下流水線均直線設置,所有自動化生產裝置中的上流水線的輸出方向和下流水線的輸出方向垂直設置,各自動化生產裝置的下流水線一一連接形成第一直線流水線,達到不需要對加工工件做定位標記實現對加工工件的定位加工。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自動化生產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自動化生產裝置及系統。
背景技術
產品在生產的過程中通常將產品本體放置在傳送帶上,在傳送帶上設有若干個工作位,工作位包括組裝位、焊接位、打標位等。傳送帶使產品本體依次經過每個工作位,每個工作位對產品本體進行相應的處理。組裝位包括第一機械手和設置在第一機械手上的夾爪,夾爪用于夾取或放置相應工件,第一機械手用于調整夾爪在空間上的位置。焊接位包括第二機械手和設置在第二機械手上的焊接裝置,第二機械手用于控制焊接裝置在空間上的位置,從而將放置在產品本體上的相關工件進行焊接。打標位包括第三機械手和設置在第三機械手上的打標裝置,第三機械手用于調整打標裝置在空間上的位置,打標裝置對產品進行打標。第一機械手、第二機械手和第三機械手連接于定位系統,便于對產品本體進行定位,實現對產品本體的準確加工。工作位固定,傳送帶為流水線,故定位系統設置在固定的位置,定位系統需要對產品本體上的定位標記進行識別,而定位標記通常在產品本體放置在傳送帶上前已設置在產品本體上,從而導致產品在自動化生產的過程中工序較復雜,自動化生產設備的成本比較高。第一機械手、第二機械手和第三機械手為六軸或者多軸機械手,執行動作的精度不夠。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自動化生產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定位系統需要對產品本體上的定位標記進行識別,而定位標記通常在產品本體放置在傳送帶上前已設置在產品本體上,從而導致產品在自動化生產的過程中工序較復雜,自動化生產設備的成本比較高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之一,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自動化生產裝置,包括上流水線和下流水線,所述下流水線設置在所述上流水線的下方,所述上流水線包括第一輸送機構、下壓裝置以及第二輸送機構,所述第一輸送機構和所述第二輸送機構分別設置在所述下壓裝置的兩側,所述下流水線用于將若干第一載具依次輸送并停留在所述下壓裝置正對于所述下流水線的區域,所述第一載具設置有至少一個第一安裝件,所述第一安裝件用于可拆卸連接待加工工件,所述第一輸送機構用于將若干第二載具依次輸送并停留在所述下壓裝置內,所述第二載具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安裝件數量對應的第二安裝件,所述第二安裝件用于可拆卸連接對相應所述加工工件進行施工的施工件;所述第一輸送機構用于使所述下壓裝置內的所述第二載具活動到所述第二輸送機構上;當所述第二載具位于所述下壓裝置內時,所述下壓裝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載具遠離或靠近所述第一載具。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自動化生產裝置的有益效果在于: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下流水線可以同時輸送若干個第一載具,同時上流水線可以同時輸送若干個第二載具,保證該自動化生產裝置生產的連續性。第一載具直接被運輸到第二載具的下方,即第一載具直接被運輸到區域中,下壓裝置帶動第二載具與第一載具靠近,從而實現了對第一載具的待加工件進行加工,不需要對第一載具的待加工物做定位標記,簡化了待加工件的加工步驟,同時提高了對待加工件的加工效率。上流水線和下流水線同時為流水線,使得組裝、焊接、噴涂等作業更靈活,便于對上流水線和下流水線進行擴展。通過該一種自動化生產裝置采用以合模的方式進行組裝,規避了機械手執行精度不夠,成本高等缺點。第一載具和第二載具配合對多個待加工物進行同時加工,提高了生產效率。第一載具和第二載具以合模的方式配合,規避了現有的機械手執行精度不夠,成本高等缺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挺爽,未經黃挺爽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48535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