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便攜式砭石熨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459621.0 | 申請日: | 2019-09-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300614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1 |
| 發明(設計)人: | 杜林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杜林輝 |
| 主分類號: | A61F7/00 | 分類號: | A61F7/00 |
| 代理公司: | 中山馳鼎專利商標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706 | 代理人: | 胡犇 |
| 地址: | 528400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便攜式 砭石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便攜式砭石熨裝置,包括能夠固定到人體上的容置袋(1),所述的容置袋(1)內設有能夠發出熱量的熱療包(2),所述的容置袋(1)內還設有能被熱療包(2)發出的熱量加熱的砭石(3)。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能夠隨時隨地進行砭石熨燙療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便攜式砭石熨裝置。
【背景技術】
砭石是中國古代主要醫療器械之一,經有關部門鑒定,砭石含有40多種有益于人體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砭石可以發出許多人體有益的遠紅外線和超聲波脈沖,有促進微循環、調理新陳代謝的功效。目前,砭石療法已經逐步走入家庭,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民眾所接受。而且砭石療法是熨燙療法的一種,使用時一般將砭石烤熱,然后擱在病患處或進行按摩,達到調理的功效。在砭石加熱至50攝氏度時,其遠紅外線可高達0.8以上,所以砭石只有在加溫使用時才能發揮最佳治療作用。
但是目前的砭石熨燙療法在操作上存在不方便的缺點,因為在砭石熨燙療法時需要對砭石加熱,目前一般通過烤箱烤熱或放在熱水中加熱,然后取出來使用,操作起來非常的麻煩,不能隨時隨地地進行砭石熨燙療法。
因此,本實用新型正是基于以上的不足而產生的。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能夠隨時隨地進行砭石熨燙療法的便攜式砭石熨裝置。
一種便攜式砭石熨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夠固定到人體上的容置袋1,所述的容置袋1內設有能夠發出熱量的熱療包2,所述的容置袋1內還設有能被熱療包2發出的熱量加熱的砭石3。
如上所述的便攜式砭石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砭石3上開設有連接孔4,所述的連接孔4上連接有能夠箍住熱療包2而將砭石3固定到熱療包2上的彈力帶5。
如上所述的便攜式砭石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孔4為方形孔,所述的彈力帶5的兩端系在方形孔的轉角處。
如上所述的便攜式砭石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置袋1包括彈性帶11和由布料縫制的袋體12,所述的袋體12上設有袋口13和與袋口13相通并用于放置熱療包2的容置空間15,所述的彈性帶11具有連接端111和自由端112,所述的連接端111連接在袋體12上,所述的自由端112設有魔術貼勾面113,所述的袋體12外表面上密布有能與所述的魔術貼勾面113粘接的絨毛16。
如上便攜式砭石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料為麂絨布,由麂絨布縫制而成的袋體12的內表面是光滑表面12a,外表面具有所述的絨毛16。
如上所述的便攜式砭石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袋體12包括前側面121和與前側面121縫合的后側面122,所述的袋口13開設在前側面121中部位置或靠近前側面121的中部位置。
如上所述的便攜式砭石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側面121包括前外側面1211和前內側面1212,所述的前內側面1212上端伸入到前外側面1211下端內側而與前外側面1211構成重疊,所述的前外側面1211的下端與前內側面1212的上端構成所述的袋口13。
如上所述的便攜式砭石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端111被前側面121和后側面122夾持并與前側面121和后側面122縫制在一起。
如上所述的便攜式砭石熨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彈性帶11伸直時,所述的彈性帶11順著袋口13長度方向延伸。
如上所述的便攜式砭石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彈性帶11為松緊帶。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有如下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杜林輝,未經杜林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45962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腎內科用清洗消毒裝置
- 下一篇:一種螺桿鉆具的鉆頭安裝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