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固體蓄熱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457472.4 | 申請日: | 2019-09-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084925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24 |
| 發明(設計)人: | 單小雪;趙思聰;王佳典;李亦鑫;朱瑞;田珩;陳立琳;高鶴楠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廣瀚新能動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D20/00 | 分類號: | F28D20/00;F28F2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陳新勝 |
| 地址: | 150078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固體 蓄熱 裝置 | ||
一種固體蓄熱裝置,本實用新型涉及固體蓄熱裝置技術領域,具體包括上蓄熱殼體,蓄熱殼體內部設置有蓄熱體組,蓄熱殼體內外端套設有一組密封保護罩,密封保護罩與一組升降驅動裝置固定連接,蓄熱殼體內端面上設置有保溫結構,保溫結構與下保溫殼體連通,下保溫殼體內設置有保溫裝置;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下保溫殼體,下保溫殼體內部設置保溫裝置,保證儲蓄的熱能存儲時間長,且設置散熱裝置,在需要熱交互的時候,通過散熱裝置增加蓄熱體內的熱量的排除,增加熱交互的效率,通過增加熱能的保持效率和熱交互的交互效率進而增加裝置的整體工作效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固體蓄熱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固體蓄熱裝置。
背景技術
蓄熱裝置分為液體蓄熱裝置和固體蓄熱裝置,而無論是液體蓄熱裝置還是固體蓄熱裝置均是熱能再利用領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目前人們在針對固體蓄熱裝置的應用較為廣泛,多數為通過電加熱為蓄熱結構加熱,需要熱量時,由液態或氣態溫度交互介質實現熱能的再利用;
目前的蓄熱裝置蓄熱過程熱能消耗大,熱交換較慢,總工作效率較低。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克服了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固體蓄熱裝置及其蓄熱方法。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下保溫殼體,下保溫殼體內部設置保溫裝置,保證儲蓄的熱能存儲時間長,且設置散熱裝置,在需要熱交互的時候,通過散熱裝置增加蓄熱體內的熱量的排除,增加熱交互的效率,通過增加熱能的保持效率和熱交互的交互效率進而增加裝置的整體工作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一種固體蓄熱裝置,包括上蓄熱殼體和下保溫殼體,所述上蓄熱殼體與所述下保溫殼體之間設置有一層隔板,所述上蓄熱殼體和所述下保溫殼體兩側通過連接板固定連接,所述上蓄熱殼體內部設置有蓄熱體組,所述蓄熱體組并排設置在所述上蓄熱殼體內,所述蓄熱殼體內外端套設有一組密封保護罩,所述密封保護罩與一組升降驅動裝置固定連接,所述升降驅動裝置設置在所述上蓄熱殼體頂端,所述上蓄熱殼體內還設置有一組空氣水熱交換器,所述上蓄熱殼體內端面上設置有保溫結構,所述保溫結構與所述下保溫殼體連通,所述下保溫殼體內設置有保溫裝置;
所述蓄熱體組包括若干組蓄熱體,每組所述蓄熱體均由若干塊第一蓄熱磚和若干組第二蓄熱磚搭砌而成,所述第一蓄熱磚為凹型蓄熱磚,所述第二蓄熱磚為與所述第一蓄熱磚配合搭砌的凸型蓄熱磚,所述第一蓄熱磚上加工有安裝凹槽,所述安裝凹槽底部加工若干組第一半圓形槽,所述第一蓄熱磚的兩側肩部分別加工有一組第一散熱半圓形通風孔;所述第二蓄熱磚上加工有突出端,所述突出端上加工有與所述第一半圓形底槽配合的第二半圓形槽,所述第二蓄熱磚的兩側肩部分別加工與第一散熱半圓形通風孔配合的第二散熱半圓形通風孔;
所述第一蓄熱磚和所述第二蓄熱磚配合搭砌,所述第一半圓形槽和所述第二半圓形槽配合形成若干組安裝孔,所述安裝孔內均安插有加熱管,所述加熱管均并聯連接;所述第一散熱半圓形通風孔和所述第二散熱半圓形通風孔配合形成散熱通風孔,所述通風孔的端部設置有金屬吸附裝置,所述金屬吸附裝置旁側設置有一組與所述金屬吸附裝置配合的散熱裝置。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蓄熱磚的安裝凹槽底部加工的第一半圓形槽的數量為單數。
進一步的,所述升降驅動裝置包括一組升降驅動液壓缸,所述升降驅動液壓缸安裝在一組隔熱罩內,所述升降驅動液壓缸橫向設置,所述升降驅動液壓缸的活動端與一組升降鋼絲繩固定連接,所述升降鋼絲繩的另一端穿過一組轉向輪與四組升降繩固定連接,四組所述升降繩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密封保護罩頂部固定的四個吊裝耳上。
進一步的,所述保溫結構包括保溫內殼體,所述保溫內殼體固定設置在所述上蓄熱殼體內部,所述保溫內殼體內設置有內保溫層和外保溫層,所述內保溫層和所述外保溫層均為耐高溫材料保溫層,所述內保溫層和所述外保溫層中間為中空保溫層,所述中空保溫層通過中間管路與所述保溫裝置連通,所述中間管路貫穿上蓄熱殼體和下保溫殼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廣瀚新能動力有限公司,未經哈爾濱廣瀚新能動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45747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副車架組裝式內管襯套
- 下一篇:一種聲屏障用金屬單元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