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5G陣列天線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453346.1 | 申請日: | 2019-09-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468133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05 |
| 發明(設計)人: | 吳澤海;吳壁群;蘇振華;張劭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博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Q21/00 | 分類號: | H01Q21/00;H01Q21/08;H01Q19/10;H01P1/18;H01P1/203;H01P5/12 |
| 代理公司: | 廣州容大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26 | 代理人: | 劉新年 |
| 地址: | 5100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陣列 天線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5G陣列天線,包括至少一個子陣列,每個所述子陣列集成有一輻射單元陣列、至少一個功分器以及一個移相器;所述輻射單元陣列包含一列多個輻射單元;所述功分器的輸出端與相鄰的至少兩個輻射單元電性連接;所述移相器包括兩條傳輸線,每一個傳輸線包括一個輸入端和多個輸出端;所述子陣列中的輻射單元陣列、所述功分器和所述移相器的帶狀傳輸線、金屬壁為注塑一體化結構,鐳雕后表面電鍍處理。本技術方案的5G陣列天線,其功能部件采用一體化加工成形的新結構,簡化部件的安裝與焊接,從而提升5G陣列天線生產的一致性,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5G陣列天線。
背景技術
在5G移動通信系統中,基站側的天線使用大規模天線技術來提升系統容量。5G大規模陣列天線具有良好的3D波束賦形能力,在水平與垂直兩個方向上可實現深度覆蓋,成倍提升頻譜資源效率,形成動態有針對性的網絡覆蓋。為了實現這一目標,5G大規模天線應當具有比常規陣列天線更多的輻射單元(≥64)和更多的射頻收發通道(≥64)。
實用新型人在研究中發現,現有技術的5G大規模天線,如丁晉凱在專利CN109149128A和劉培濤在專利CN108808244A所述,其所包含的輻射單元陣列、功分校準網絡、濾波器以及金屬隔離板等各個功能組件都是分別獨立加工,再焊接裝配,尤其是輻射單元包括輻射體和饋電片等至少兩個元件,生產組裝過程需要逐個焊接到PCB功分網絡,非常耗時。由于5G制式比4G系統頻段更高,隨著頻率的升高,性能一致性對天線系統部件尺寸的精度要求升高,傳統的PCB振子以及壓鑄振子工藝加工和裝配難度升高,導致生產成本升高。因此,為了推動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有必要開發一種集成度高、結構簡單易裝配的天線結構。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有必要針對上述的問題,提供一種陣列天線,其功能部件采用一體化加工成形的新結構,簡化部件的安裝與焊接,從而提升5G陣列天線生產的一致性,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一種5G陣列天線,包括至少一個子陣列,每個所述子陣列集成有一輻射單元陣列、至少一個功分器、一個移相器和/或者至少一個濾波器;所述輻射單元陣列包含一列多個輻射單元;所述功分器的輸出端與相鄰的至少兩個輻射單元電性連接;
所述移相器包括一個輸入端和多個輸出端,所述濾波器包括一個輸入端和一個輸出端;所述移相器包括帶狀傳輸線、滑動介質、金屬壁和金屬蓋板四部分,所述濾波器包括傳輸線、金屬壁以及金屬蓋板三部分;所述子陣列中的輻射單元陣列、所述功分器、所述移相器的帶狀傳輸線和金屬壁、和/或者所述濾波器的傳輸線和金屬壁為注塑一體化結構,激光鐳雕后表面電鍍處理。
每一所述輻射單元包括雙極化輻射振子,所述功分器的輸出端與相鄰的兩至三個輻射單元的同一極化方向的振子電性連接。
所述子陣列還包括有基板,并與子陣列為一體結構。
所述子陣列中包括移相器而無濾波器;
所述輻射單元中的振子與所述功分器的微帶傳輸線共享支撐的基板和金屬反射面并位于所述金屬反射面上方,所述移相器的帶狀傳輸線和金屬壁位于金屬反射面的下方,移相器的輸出端與功分器的輸入端電性連接。
所述移相器的帶狀傳輸線、金屬壁、輻射單元中的振子、功分器為一體式結構。
所述移相器的金屬蓋板通過焊接或螺絲緊固與所述金屬壁形成封閉結構,介質可在移相器的封閉結構中間移動。
所述子陣列中包括濾波器而無移相器;
所述輻射單元的振子與功分器的線路位于金屬反射面上方,濾波器金屬壁和傳輸線位于金屬反射面下方,濾波器的輸出端與功分器的輸入端電性連接。
所述濾波器金屬壁、傳輸線以及振子、功分器為一體式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博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東博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45334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