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ECMO管道采血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453274.0 | 申請日: | 2019-09-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131095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31 |
| 發明(設計)人: | 楊偉;徐鳳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5/153 | 分類號: | A61B5/153;A61M1/36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馮沖 |
| 地址: | 2300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ecmo 管道 采血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ECMO管道采血裝置,包括管道、固定管道上的采血器,所述采血器包括殼體,殼體的底部兩側延伸包裹于管道上,呈倒T形;所述采血器的內腔與管道的內腔聯通,其內腔中密封設有硅膠層;所述硅膠層的上表面設有凹陷部;該裝置結構結構新穎,操作便捷,不僅彌補了膜肺的兩端管路上采血操作困難、容易導致血液或沖洗液噴出的難題,并且無菌操作減少感染的發生。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領域,尤其是涉及ECMO管道采血裝置領域。
背景技術
體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membraneoxygenation,ECMO)是一項呼吸循環支持技術,其原理是將病人的靜脈血經離心泵引流至體外,經人工肺(氧合器)的氣體交換,使靜脈血氧合為動脈血,再回輸至體內起到心肺替代作用,作為體外生命支持技術之一,早期應用于體外循環脫機困難、心臟術后低心排出量綜合征等患者,應用地點主要是手術室;近年來由于ECMO有效幫助重癥患者渡過致命的危險期,為后續治療贏得時間效果顯著,在重癥監護病房(ICU)和急診的應用逐年增多,尤其是心臟驟停的急危重癥患者的支持治療;在臨床上通過肉眼觀察膜肺氧合后血液的顏色、動靜脈管路的色差等判斷氧合器的功能,最有判斷價值的是采集氧合器兩端血液進行血氣分析,觀察;膜肺的兩端管路上設有動靜脈血氣測量端口,操作采用注射器經外接口采集血液,之后用滅菌注射用水或0.9%生理鹽水脈沖式將管路內血液沖凈;ECMO運行時基本維持血流量2~4L/min,在留取血標本及注射沖洗液時均有較大的沖擊力,操作難控制,導致血液或沖洗液噴出或無菌操作質量難控制引起的感染。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結構合理,便于管路上安全的采血的ECMO管道采血裝置。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
一種ECMO管道采血裝置,包括管道、固定管道上的采血器,所述采血器包括殼體,殼體的底部兩側延伸包裹于管道上,呈倒T形;所述采血器的內腔與管道的內腔聯通,其內腔中密封設有硅膠層;所述硅膠層的上表面設有凹陷部。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化方案,所述采血器的殼體上設有安全保護帽;不使用時避免穿刺部位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從而減少感染幾率。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化方案,所述采血器的的背部上設有固定裝置;可以將該采血裝置通過固定裝置固定于另一條管路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化方案,所述固定裝置呈蝶形雙翼。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化方案,所述采血器中設有肝素涂層;保護血液,減少血液與非生物材質的接觸,另外也能夠保持ECMO管路的密閉性。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實用新型構結構新穎,操作便捷,避免了傳統方法在膜肺的兩端管路上采血操作困難、容易導致血液或沖洗液噴出的問題;
2)采血全程無菌操作,減少感染的發生,更安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結構左視示意圖;
圖中:1、管道;2、采血器;21、殼體;22、安全保護帽;3、硅膠層;31、凹陷部;4、固定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申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體實施方式只用于對本申請進行進一步的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申請保護范圍的限制,該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根據上述申請內容對本申請作出一些非本質的改進和調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未經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45327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